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议健全和完善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 10:58: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在社会信息化的当下,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培养新世纪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重要发展战略之一。而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必要的信息化技能,是其成长成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随着城域网与校园网等网络技术为教育、教学、教研提供更加强大的服务,它们正促进着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的变革,促进着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发展,改变着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质量。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近年来我县教育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县城学校多媒体的使用和中小学教师个人电脑的配置,各校园网也在分步建设之中。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随着各方面投入的逐年增加,一定要极为重视信息化的功能定位,并从规划建设、师资培训、合理使用等方面考虑,加快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发挥软硬件的功能,为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软硬件建设,是信息化进程的基础和保证。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它是由计算机和网络的硬、软件,以及其他外部设备组成的庞大系统,其科技含量高,更新周期短,建设投资大。在硬件的建设上应采取前期规划,分期投入,逐步完善的办法,先建设保证学生学习机房与多媒体教室,再考虑教师电子备课室,由各校先行连成校园局域网,最后组建教育城域网,在教育局设置局网管中心,并统一出口与Internet连接。教学软件也逐步添置,并采用各学校各年级分学科积累,县局教研室优化筛选,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目前我县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系统已初具规模,基本满足目前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软件系统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速。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硬件的更新换代的周期短,因此在配置上,应从经济、教学使用等因素考虑,本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整体性原则:对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有长远的规划,网络整体布局要合理,资源分配要科学,各个环节的建设要与整个网络协调统一。如在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时就考虑到与教育城域网并行实施,并在局网管中心采购一套卫星接收设备,避免各校的重复采购,农远资源由教育城域网的资源中心功能传送到各个基层学校。网络信道的租用也由教育局与运营商统一谈判,避免各校自行接入而造成不同网段的差异。
适当超前原则:在进行硬件投资前,要组织本系统技术人员或部分专家进行分析与论证,从技术的角度预见了计算机技术近期发展的主流和方向,规避投资风险,如遇到重大项目,更是调研、讨论,召开多次方案论证会议,做到长计划,短安排,适当超前,以免在短期内就跟不上发展而被淘汰或被降档使用。力求每个环节一步到位,为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做准备。这样才能避免重复的改造投资,少走弯路,快出成效。
实用性原则:信息化进程中设备的配置应考虑的是教学、教研、办公的满足程度,合理配置资源,做到不追求高档,但求经济实用,使每部分都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再如资源、安全审计、防病毒软件、防火墙等的选择上,我们也有所测重,由局网管中心统一管理,内网用户合理使用。
二、提高教师信息素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就是创建一支具有能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的,具备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新型能力要求的师资队伍。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现象:一是对信息技术作为高科技的产品,感到望尘莫及,对于它在教学中产生的作用,也持怀疑态度,一些中老年教师跟偏向于传统教具。二是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差,感到使用现代教育手段繁琐,宁可使用老教法,产生守旧的思想。因此,解决好教师的思想和技术水平的问题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所在,主要做好以下方面入手:
1、转变思想观念。首先大力开展信息化理论培训,在第一次全县中小学计算机使用培训的基础上,再进行专题培训,如课件制作等,使广大教师领悟到教育信息化既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标志,也是教师素质水平的标志。邀请专家到校讲座或组织观摩,分析现代教育发展的形势,把现代教育的思想和意识灌输给教师,增强教育信息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让教师们多长见识,提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2、组织多层次培训和比赛活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开展普及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普遍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为此根据教师水平的不同,对培训与考试进行组织安排,如汉字录入、Window操作系统、Word、Powerpoint、Internet等专题的系统培训,使教师消除了对计算机的畏难心理,县、学校定期举行各种比赛、征文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3、以教研为依托,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在长期的实践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才能牢固掌握。学会计算机并不代表会进行运用信息技术,不少教师取得了等级证书,会进行计算机的操作,但往往不能合理、自如地运用到教学中。县教师进修学校要把教育信息化列为教研课题,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教研员分别通过不同的场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说明,广大教师通过上网学习、备课、制作课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积累经验,丰富和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力地推进教学改革。
三、建立健全制度,不断完善管理。
信息化是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管理上有其特殊的一面,如在师生上网的管理上,病毒的防范上都必须有严格的管理,才能确保校园信息使用安全畅通,各顶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各学校制订《学生计算机房的管理规则》、《电子备课室的规则》、《课件借阅与使用须知》、《多媒体教室使用须知》《教师个人电脑使用规定》等有关规定,对师生上网、硬件维护都提出具体的要求,维护各类教学设备和校园网络的安全。
四、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现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感到还有许多问题丞待解决。
1、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问题。目前虽然国家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但从专业技术人员来看,一些计算机、网络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造成学校网络管理和维护的困难。建议各学校招聘1至2名的计算机网络人才,维护校园网的正常运作,适应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形势。
2、教学应用软件跟不上。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看,很少有适合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软件,而教师自制课件的能力又十分有限。建议市、县两级教学主管部门逐步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各科教学资源库,并不断适时更新。
3、网络信息净化问题。Internet是一座信息资源的宝库,但由于它的浩瀚与开放,不良的信息也掺杂其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采取有力的措施,控制和净化信息,加强学生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的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建议从技术层面对校园网进行过滤,净化学习环境,刻不容缓!
总之,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发现问题,才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功能,掌握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24 11:53 , Processed in 0.01571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