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弟子规》有感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15:07: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看了细讲《弟子规》后明白了许多,前面的 “入则孝”,这一部分是告诉了我们怎么样做人,也就是说告诉了我们做人的根本就是“孝”,我觉得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入则孝”讲得是“为人”,现在看了“出则悌”,它告诉我们怎样和兄弟姐妹相处,由此延伸出去,就是在单位上,在社会上,怎么样和同事,和朋友相处,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单位里,只要做到“财物轻”和“言语忍”和别人的关系就会很融洽,再就是“长者先幼者后”,这个也是无论在哪里都应该遵守的,我认为“出则悌”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和别人相处,讲得就是“处世哲学”,如果我们都能够按照“出则悌”里面说得去做的话,那我们无论是什么单位或团体,都会量个十分和谐温暖的家庭。

后面的“谨”讲了一个人知道了为人和处世的方法后,还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它从很细微的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如“冠必正,纽必结”等就生活中最细小的方面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来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修养,这一则我觉得用“修身”这个词来概括应该可以体现其中的意思,“谨”就是告诉我怎么样注重自己的形象,怎么样做一个比较完美的人。后面的“信”、“泛爱从”、“亲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养性”,“余力学文”就是提高升自己,让自己在以上的基础上升华,让自己更加完美,如果我们能把《弟子规》中的要求都真真切切地落实到自己身,那我们离完美就很近了,虽然说,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做到这一切,那他一定不是一个平凡的人,那应该就是完美的人,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做到那么好,但我们可以一点一点进步,一点一点做,努力让自己离完美越来越近,那么我们离幸福的人生也就越来越近。

《弟子规》中有几句话是这样写的“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已;已不欲,即速已。”我觉得这一句话也告诉了我们追求幸福人生的真谛,我们有时觉得自己不幸福,就是因为自己“取”得多,“与”得少,自己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所以自己才会觉得不幸福,如果我们能像    《弟子规》中这几句话讲得那样,做到“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已;已不欲,即速已。”那么,我们的幸福人生其实就在自己的手中。

我们做为教师,如果能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这样圣贤教诲,让他们从小开始去向着完美的方向进步,那我们不仅成就了自己的幸福人生,还成就了无数学生的幸福人生,就让我们谨记圣贤的教诲,成就我们自己的幸福人生,并为学生将来的幸福人生做好奠基工作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21:26 , Processed in 0.01587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