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师学习,更新观念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07:13: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名师学习,更新观念
    每位老师专家的报告都很精彩,让我领略到了他们的教育风采,同时,深刻感受到了名师对学生、对教育行业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凝聚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无微不至的关怀。也使我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新的体会。 在21世纪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尤其是要做一名优秀的老师,这段路还很漫长。在专业上要有所追求,要坚持不懈地脚踏实地地学习,不断钻研,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现谈谈我的体会。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观念,要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走出来。要求以人为本,强调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换,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深入,在课堂上费劲心思,设计了很多活动,想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把知识变得生动易掌握,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似乎都很投入,学生也积极参与,但下课后却一问三不知,最终,有的学生跟不上英语教学的进度,学习英语非常吃力,一部分学生甚至丧失了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而英语教师也感到很困惑:教师教得这么累,学生学得这么苦,为什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呢?针对上述种种现状,探求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非常迫切。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这个活动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任何高明的教师也不能替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使学生主动发展,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学生有话可说,对自己充满信心,敢于表现自己。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与同学相互配合,问答有序,积极思考,善于探究,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助于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可以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结合教学实践就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的意义、方法、实践、反思和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对英语教学的用心程度要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也需要提高,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自己的讲解抓起,课内外练习结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促进素质教育。
  (二) 通过名师学习,师生之间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学生学会合理利用自己的自主学习时间,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课堂上不只是在教和学,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从而使师生真正去“认识、发现、实现、创造 ”。通过课堂模式研究,教师走上了研究道路,朝着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在专业发展上获得新收获。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途径 等问题,我们研究中会总结出一套规律性的认识。为教师迅速成长和积蓄学校强大后劲拓宽一条崭新道路 。
  (三) 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思维,精神面貌等方面都有待改善,他们的学习英语的能力、 交流表达能力、质疑创新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需要提高。自信心、责任感也要增强 。新的课堂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勤于思索,乐于探究,敢疑善思,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课堂成为一个生成的动态的过程。训练了学生准确把握信息、快速提取整合信息、正确合理筛选信息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我们认为,我们的课堂师生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运用智慧去面对很多事先无法预料的新问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种持续的智力操作。自主学习是一种非常适用,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在名师学习过程中,我还会继续与其他老师一起努力,继续进行相关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注重从内在去挖掘新时期英语教学的高效优质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6-1-14 08:46:29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课堂师生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运用智慧去面对很多事先无法预料的新问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种持续的智力操作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6-4 01:17 , Processed in 0.02180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