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诠释
用爱浇灌 皇姑区宁山路小学
苏冬梅 炎炎六月,我有幸参加了由沈阳市教育局、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组织的沈阳市优秀班主任培训,倪敏达、李红旗两位专家深入浅出、轻松幽默、重孝道讲大爱的讲座,如一缕清风,使我在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之余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更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份事业充满了激情与敬意。尤其在登录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后,在空中又聆听了高金英老师的《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黄静华用心老师的《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张万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我深切地感悟到专家们的讲座切入点虽然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想要做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根基就是要对学生有无尽的爱。 陶行知先生说的好:“爱满天下,爱生如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责任感。教师的爱,尤其是班主任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教育是细节,作为班主任,我时时关注学生们的变化,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手势,都能看到学生的内心,走进他们那个童心世界。 一年级刚入学,我就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孩子——小晖,他总是半低着头,眼睛空洞洞地看着课桌,紧闭双唇。无论课堂教学有多么精彩,也丝毫提不起他一点点兴趣,仿佛思想都凝固了,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老师课堂提问,他缄默无语;家庭作业要么全留空白,要么乱写一气,全是错别字;课下,他也如同独行侠,与其他孩子格格不入,开学半年,没有交到一个新朋友,班级的孩子都叫他“怪人”。看到孩子的状态,我马上与家长沟通,得知造成孩子孤僻的原因——小辉的爸爸妈妈早年为了创业,在孩子刚满一岁的时候就把他托付给了姥爷,他们则到外地打拼,这一走就是三年,期间很少回家,现在虽然他们积聚了可观的物质财富,却恰恰忽略了孩子在三岁之前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阶段,三年间,孩子很少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又逢姥爷----这个和孩子朝夕相处的人又是那样的少言寡语,只负责孩子每天吃得饱,穿得暖,情感上的沟通无从谈起,因此,孩子总是徘徊在无人关注的角落,让他产生了自闭的心理。即便是父母也很难和他交流,不能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为此,家长异常苦恼。在与家长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我决心帮帮这个孩子。上课时,他仍然不拿书看,目光呆滞地看着前方,我就不露声色,边讲课,边把他的书默默立在他的桌上,少了责怪与批评的目光;下课了,我经常找他闲谈,引导他用感恩、分享的心态看待现实生活。与此同时,我还组织同学和他交朋友,一起玩游戏,一起讲他们感兴趣的事,一起写作业,让他感受到同学对他的信任。3月28日是他的生日,我知道后,连忙买来蛋糕,组织学生举办了一次班级生日会。那天他高兴极了,脸上泛起了幸福的红晕。经过联系,吹蜡烛的时候,他的父母如约打来了电话,我看见了他眼中含着的泪花,那是幸福的泪花,是感谢的泪花,是打开心门向过去告别的泪花。这件小事,也融化了两代人之间的距离。渐渐地他的笑容多了,眼里的内容也丰富了,整个人变得更加活泼自信。 倪敏达老师在《教育本质》中谈到了“上行下效”,是的,班主任工作中,若老师能以平等与尊重的原则面对每一位学生,她的一言一行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班级中的其他孩子。我曾教过的学生中有一名脑瘫患儿——王浩,由于先天的疾病,这个孩子行走不便,走起路来一摇一晃,说话口齿不清,手也由于畸形写字特别吃力,由于自卑的缘故,性格也很内向。我没有嫌弃他,相反打心眼里佩服王浩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在我的影响下,班级中有好多孩子都主动和王浩成为了好朋友。在一次全校的中队会评比中,每个孩子都在队会上展示了自己的才能,王浩也不例外,当他把自己费了好长时间画好的美术作品展示给大家时,赢得了老师们、伙伴们的掌声,他也越发热爱班级、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了,寻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坐标。
多少个日日夜夜在辛勤的汗水中淌过,我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倾注在教学工作中,同时也收获着一种“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的快乐。 在漫长的为师路上,我将继续用爱去诠释我可爱的学生,用心去浇注我衷爱的教育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