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我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最终达到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上的;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协助,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取长补短,共同探索新知。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一些尝试。 一、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条件 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大部分学生新旧知识间的迁移能力还不强,这必然会影响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索前必须想办法帮助他们回顾或补偿相关知识。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先设计一些小问题组织学生完成。比如在学习《角的度量与表示》一节中,我让学生先回顾小学就已学过的锐角、直角、钝角,并让学生找出教室中哪些事物给人以角的感觉,并指出哪些是锐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钝角。这样,通过这些内容的练习,铺路搭桥,清除了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障碍,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提供了条件,帮助学生树立了获得成功的信心。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情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那么,如何创造问题情境呢?我力求做到: 1.让“问题情境”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的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贴近实际,把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动机,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此,在教学中,我创设现实情境,让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如在学习《数怎么不够用了》一节中,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四队,课前准备几个问题,制定了评分标准,组织学生进行抢答。学生情绪立刻就高涨起来。个个跃跃欲试,经过一轮比赛,有一个队答对两题,答错三题,应积多少分呢?这就引入了课题:小学学过的数不够用了,出现了“-10”这样的数。再问学生:生活中你见过许多类似的例子。这样,学生在情境的发展过程中,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让“问题情境”趣味化。“兴趣”是一个人求知、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可能产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学习活动对他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爱学。为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取做游戏、模拟场景、比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学习《截一个几何体》一节中,学生准备了马铃薯、南瓜、茄子等制成的几何体;在学习《从不同的方向看》一节中,使用了玩具积木;在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节中,运用了扑克牌以及游戏的方式。这些,都使“问题情境”趣味化,学生在快乐中体验了成功,获得了新的知识。 三、创建合作小组,营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与他人交流是未来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我将学生分成合作小组。每节课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或开放性问题,组织小组学生共同探讨。如在学习《数轴》一节中,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是该节课的一个难点,怎么比较两个负数-5和-7的大小呢?我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讨论中,同学们发表见解,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最后全班交流,学生的说法虽不尽相同,却各有千秋。有的认为“离原点近的比离原点远的大,所以 -5>-7;有的认为”;有的认为“比如欠钱,欠5元总比欠7元好,所以-5>-7”;有的认为“数轴上两个数比较大小,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所以-5>-7”;等等。虽然同学们所表达的理由存在着不严谨、不科学等问题,但是每个学生都学会了新知。之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比较这些方法,由学生选择性地接受和运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总之,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总结新经验,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寻找更适合新的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让我们共同借课改的春风,携起手来共同赶往新课程,走进新理念,走向新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