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名师”似乎离我们这个偏远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们很遥远,然而何谓“名师”?顾名思义就是出名的教师,即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得到同行广泛认可的教师。通俗地说名师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老师。
通过学习《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讲座,在我认为要成长为“名师”应有五个要素。
一、职业理想是名师成长的动力要素。 高度的责任心、崇高的事业心、强烈的敬业精神是名师的“师魂”。一个教师有了“师魂”,当他走上讲台或接触学生,一切烦恼、困难、痛苦等等都会抛到九霄云外,他的心中只有学生。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粉笔生涯有五大乐趣:首先教师的劳动是双倍收获的劳动,既收获学生的成绩和发展,还能收获感情和心意。其次,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可以出科研成果。第三,教师可以保持一颗童心。第四,教师关乎国家未来。第五,长期工作已经被职业训练出了适应性——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生如子等。确实,“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乃人生一大乐事”,它的终极目的令人激动不已,它的过程也使人快乐无比。
二、先进理念是名师成长的关键要素。 可以说,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长出来的。我们李春学校在以吴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坚定不渝的进行新课改,以九门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先进的教学模式为指导,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正好适应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变学生为主体、为教师为主导、变单向关注为多向关注、变独立学习为合作学习等十大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如果安于现状,不与时俱进,就有可能成为新课改的绊脚石。郝玉平老师、杨聪哲老师、曹慧娜老师是我校适应新课改的榜样,今后我要多听她们的课,向她们学习。
三、知识结构是名师成长的基本要素。 作为名师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有若干层次组成的网络系统:第一层次是条件性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钱梦龙先生认为这是知识结构的核心。第二层次是本体性知识,即大学所学的专业课程。据统计,一个人在校学到的知识只占全部工作所需的20%,其余的都得靠自己学习。第三层次是扩展性知识。即学科以外的广博的文化知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都要懂一点。第四层次是实践性知识。如方法论知识、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等等,第三、四层次是外围层次的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多懂些,知识面要尽可能宽些。否则,与学生会缺少共同语言。当你停止学习时,你就停止了成长。
四、能力素质是名师成长的核心要素。 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顾泠沅认为,“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此外,教师还要通过科研来学习、提高。科研是名师成长的摇篮,是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的阶梯;会不会科研、搞不搞科研是“教书匠”与“专门家”的分水岭。平时,我们不妨在教研、说课、评课中逐渐锻炼。
五、环境氛围是名师成长的外部要素。 名师的成长与环境氛围有很大关系。一方面,这个环境是指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名师成长也离不开宽松、舒畅的学校环境。尤其是教研、科研、学术的良好氛围,对名师的成长关系极大。
当然我们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太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魏书生语)其实,好的环境和差的环境都能培养出名师。我们要走自主成长之路,毕竟,一切支持和帮助都代替不了教师自身的努力。 除了具备以上五要素之外,想成为名师首先就得从一点一滴做起,要立足本职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其次要把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日益提高。 研究并不高远,只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做某件事情。比如一个学校的校医,他每一年都要为学生测量身高体重。他把这些详细的数字记录了十年,进行了比较,发现了其间的变化。他把这件事情写成了一篇非常好的论文,因此也为自己开阔了新天地。想起昨天遇见的王老师他的课题《关于中小学音乐老师状况的调查研究》也是一个虽庞杂但是并不高深的事情。这些人人都能做的事情,有的人做了就有了受益,有的人一辈子不会做一件这样的事情。 还要注意收集资料,这是作为好老师必备的好习惯,比如语文老师保存自己学生的好作文,历史老师保存学生的优秀答案,把学生的这些东西用到后一届学生的课堂学习上,是多么现成的鲜活的材料啊! 其实作为一名老师,谁都想成为受欢迎的好老师。那么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学习、努力塑造自己,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不断地历炼自己,定会结丰硕的果实,因而,名师并不遥远。
希望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成为名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