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悟与改变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4:06: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现在能这么轻松的学习这么多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确实是受益匪浅。让我有了很多的感悟和自己的体会,而且也能在教育之余,结合好的方法,付诸于实践之中,真心感到高兴,也对教师这份工作又了更高的认识,自己也有了更高的目标和做人做事的境界。学习了好多,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自己的感悟。
    首先是教育思想的改变。
一、        对学生从简单口头管理到深入思想的教育。
听了冯恩洪老师的报告,我觉得教育和管理应该是我们作为班主任的两个抓手。平时我们只注重管理,而缺少了教育。比如,我们在平时很容易因为课堂违反纪律而要求学生上课应该怎么做而不能怎么做,但是效果可以说依然要天天抓纪律,上课说话的还是在说话,做小动作的也是照做,原因在哪呢?我觉得就是因为这个管理的要求对他内心没有任何的约束力,他不会因为老师说了而不去这么做,即使老师抓到了,进行纪律的处罚,也是因为迫于老师的威严而暂时有所改变,从其内心来说是毫无改变的。所以听了冯恩洪老师讲的案例,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自律的教育。比如,冯老师讲了一个案例,他的一个老师80年代去香港,那时候香港还没回归,还有一些红灯区,他的老师去一个学校听完课就问一个小学生,你们周末也去那些红灯区场所吗?学生听了以后很惊讶的看着他的老师说,我们都是由素养的人。这个例子很简单,但是我却考虑到如何才能教育孩子也能自觉去遵守纪律呢?就是做教育工作,给学生“洗脑”。结合我们班的实际,回来以后我给学生开了三个班会,从我们应该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如何才能成为这样的学生三个方面,灌输给学生一个思想,遵守纪律光荣,违反纪律素质低下。让学生自己有一个内心的秤杆,就像带上了一个思想的“紧箍咒”。虽然,过程可能会很长,也不可能立刻改变,但是我相信会有改变。
二、        利用好感恩教育。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单纯的善良的,偶尔有些学生在老师口中品行恶劣,我认为也不是绝对的。尤其处在初中的学生,随着身体的发育,青春期的叛逆,跟家长对着干,不挺家长的话,这也是每次开家长会,家长也抱怨和无奈的,把解决问题的期望都交给了老师,时间上学生更讨厌老师,只是害怕老师的惩罚,或者在伪装自己而已。要想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让他们从良知上去感受父母的爱,老师的爱,从内心去改变,或许会从本质改变一个学生,甚至一个家庭。所以我们要利用好感恩教育,让学生知道和体会家长的爱和老师的爱。
冯恩洪老师讲了一个案例,他开过一个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首先通过家访了解到班里每个学生出生时的重量,然后给每个学生装上自己出生重量的沙袋,让学生帮在腰间上课,结果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就受不了了,开始声讨。当开班会的时候,他把家长都请到班里,然后告诉每个学生,为什么让他们绑着沙袋,因为那就是你们父母为了生你所承受重量,而且还要每天带着你去工作。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结果了,学生不会不为之打动。我想这样的感恩教育的班会会不比我们苦口婆心不耐其烦的教育更有收获吗?我可以交流一个我个人的例子,我们班有名叫张滔文的学生,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但是上课经常说话,我也经常找他谈话,效果也不理想,老师仍然反应。上学期有一天下午,发烧到38度多,我先是给他父母打电话,但是都打不通,一个在外地,一个在上班,但是也不能等到放学,正好我也没课,怕耽误病情,我就带着他去了门诊,打了针拿了药,身体好些了才回去。晚上他家长给我打来电话,感谢我,让孩子把看病的费用给我,其实也不多,我就婉言拒绝了,其实我也是有想法的,我也想看看通过这件事情学生能不能有所改变。果然,从那以后这个学生上课再也不乱说话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我想他才会去爱老师。父母的爱是时刻存在的,只是学生容易忽略,如果我们找好素材,找到合适时机,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爱,相信学生也一定会去爱父母,也一定会听话的。
其次,是管理方式的改变。
一、从不苟言笑到真诚面对
  大家都有一个体会,平时在办公室跟同事交流轻松而愉快,但是一进到班里,所有的笑容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刻板的面孔,学生当然会心里胆怯,抓紧做好该做的。但是这样的方式对学生对老师又有多少用呢?如果我们不跟学生微笑学生就害怕,我们对学生微笑学生就不害怕,就更加调皮不遵守纪律了吗?我觉得不是。只要真诚的面对学生去交流去教育,他们一样可以遵守好纪律,一样可以好好学习,而且我们也可以收获更多的学生信任和喜欢,自己也能获得工作的愉悦感。秦望老师在讲座中就提到了自己的方式,他跟他的学生就非常亲近的,学生都喊他“老秦”,他不但不觉得不是一种不尊重反而觉得更加亲切,跟学生一起读书,跟学生一起春游,等等,走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你,他也就会听你的话,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我觉得从交流的方式改变,或许我们也可以收收获教育的快乐。
二、用理念去引导
   学生的成长总会具有不确定性和反复性,我觉得更大的原因是无知性。也就是他不知道这件事是对还是错,哪种思想是对的还是错的,遇到问题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克服,总是犯错或者一味抱怨。所以让学生知道一些原则,贯彻一种理念,能让学生思考的去做事情。我也是听了秦望老师的报告深有体会,让学生在学校学会不抱怨,去接受一些问题,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更好的方式。所以我就跟我们班学生开始灌输思想,不抱怨,不发牢骚,不说闲话,不做闲事。怎么去监督改变呢?我也学习别人的方法加以变化。我先是买了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每天中午学生做题我就坐在班里看,学生会好奇老师看的什么书,看到以后趁我不再也偶尔偷翻看几页,这样就达到目的了,在班里渲染一个氛围,或许有的学生也会偷偷的去买了看,看了以后对自身也会有更好的提高。以后我还会再买一些书,自己进步也去感染学生,一举两得。同时,我为了让学生自我监督也借鉴了一个方法,我取名“蓝手环”活动,让学生每人戴在左手一个蓝手环,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或者讲闲话、发牢骚的时候,就把手环换到右手上,如此交替更换,直到养成连续21天不抱怨,不牢骚,不讲闲话的目的为止。这个方法其实是美国知名牧师威尔.鲍温于2006年发起的一一场减少抱怨,标示蜕变的紫手环运动,现已获得全球80多个国家,600多万人的热烈响应,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所以,我也借鉴一下让学生接受这种理念,用理念去引导他们改变。
三、用制度去约束
   光用理念没有制度是不现实的,所以为了配合理念,需要班级制度来约束。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知道班级的各项制度,同时加强班干部的培养,让他们去利用制度管理班级,才能有的放矢的去做好该做的事情。
    总之,通过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进步,是一个提高,即学习了先进理念和方法,又能通过反思提高自己和改进班级管理方法,希望以后能经常有机会去学习,我也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让自己做的更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沙发
发表于 2016-4-30 16:54:56 |只看该作者
首先是教育思想的改变。其次,是管理方式的改变。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2-1 04:22 , Processed in 0.01861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