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校合作,以诚相见   [复制链接]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10:53: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SPW5706474 于 2016-7-30 11:02 编辑

家校合作,以诚相见

平阴县栾湾学校 化 昆

       学习了郑学志老师的《与学生家长过招》后所得颇多,似乎每句话仍萦绕耳帘,于我心有戚戚焉。原来不少问题可以这样有艺术地处理,原来让家长和学校、班级形成教育合力,是那么有魅力。

       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件神秘而复杂的事情,远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这么简单。家庭、学校、社会,一个人所经历的环境无不与他的成长有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做好学生工作,更要做好家长工作,让家校合作为教育教学助力。

      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尽量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与家长合作的沟通方式,常用的是通过召开家长会,全体沟通和与家长个别交流。无论哪种方式,要想做到与家长的合作稳固而持久,需要以诚相见。

       一、创设“家”的氛围,以诚相见。家是心灵港湾,无论居家还是工作、交流的场所,拥有“家”的感觉会让人倍感温馨。召开家长会时,营造冬暖夏凉温馨舒适的环境,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家长想不安心都难;播放《相亲相爱一家人》等相关背景音乐,家长想不跟着哼歌,想不心理认同都难;提供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家长想不感激都难;个别交流时,提供一个保护家长、学生隐私的环境,不让家长在老师、学生面前难堪,家长想不感动都难;“家”的氛围有了,家长与班主任、老师交流想不成功都难。一次家长会或个别交流成功了,班主任想再没有信心,家长想以后类似交流不再参加都难。

       二、落实相关细节,心诚则灵。“家”的氛围有了,与家长交流,形成教育合力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答案是No。我们还应将相关细节落实到位,比如想要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重点要心中有数;与此重点相关的资源或材料准备要充分;拟采取全体交流还是个别座谈的方式要一锤定音;如需其他老师或学生的配合要提前沟通;在双方交流时应注意一些非语言的反馈,懂点微表情;在与家长沟通时,应积极倾听,并能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多些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提高倾听的效果;家校沟通交流后的后续工作应跟上服务;……这些细节落实好了,你的诚心将带来满意的或是意想不到的的效果。

       三、沟通与时俱进,合作增效。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的沟通交流方式层出不穷,我们应将这些沟通交流的方式融会贯通,适时、适当运用。与家长沟通,如需了解语言背后的更多故事,家访会是不错的选择;想让家长更直接地了解学校、班级的教育管理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邀请家长进校园,家长会乐意前往;工作繁忙的家长,远离家园,信息不通,电话联系;留守儿童的家长,家、校两茫茫, QQ、微信在线沟通,会更及时便捷;建立班级QQ群,让部分优秀家长、学生任管理员,他们会视QQ群为自己的地盘,呵护有加并能及时协助处理有关信息,班主任、家长、学生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这些沟通方式的灵活运用,将为我们与家长的沟通提供更加快捷有效的服务,让合作增效,为家校联系注入新的活力。

       家长的组成非常复杂,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某种方法在这个家庭有效,但到另外一家则可能不灵。因此家校合作的工作,也许会出现一些曲折。虽然如此,但我们应牢记,家校合作,以诚相见,因为没有人会拒绝诚意。我们更应该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沙发
发表于 2016-7-30 20:45:58 |只看该作者
家校合育是能更好的带动学生发展,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板凳
发表于 2016-7-31 08:48:03 |只看该作者
谢谢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地板
发表于 2016-7-31 17:03:57 |只看该作者
家校共育,共同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5#
发表于 2016-8-3 09:07:07 |只看该作者
谢谢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5 10:47 , Processed in 0.01624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