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09:26: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SPW5706404 于 2016-8-30 09:27 编辑

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特殊意义,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孩子的学习是边玩边学就可以完成的,可以说学起来不是那么的辛苦,作为老师我认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分数不是最主要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才是最主要的。要让小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学习,把学习放在生活中的首位,那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发现,以下几方面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很重要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进行适当的表扬,让学生不断的在学习中得到肯定认可,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条件。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缺少兴趣,也就无从学好了。老师在中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老师要能与学生和谐相处,要有亲和力, 从情感上接受喜欢你,再者教师自身要具备较好的素质。课堂要有自己的特色,从结合儿童心理特征和本班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学中玩,在乐中学, 从而避免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学起来乏味,疲劳这一现状。

三、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

小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听讲获得知识的,听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课上学生听得是否专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知道语文知识具有渐进性、连续性,一旦不专心听某些知识脱节就会不懂,就影响后面的学习。这样会给语文学习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搞好组织教学,使学生始终能聚精会神地听讲。

上课专心听讲就是在上课时,坐得稳,静心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听得入耳、入心,边听边思考,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听课的习惯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老师反复练习,及时提醒和评判。同时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以建立起良好的听课习惯。

四、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

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严重。在中低年级十分常见,到了高年级也有不少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儿童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思维缺乏深刻性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作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有更直接的关系。如低年级看拼音写词语中,学生写错字或别字的情况较多;按要求写词语时,比如,写出带有AABB式的词语,有些同学就会写三个字的或是直接就不是这个句式的词,出现这样的错误,是由于没有审题的结果。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求整体把握题意,逐词析义,以求审题准确无误。长期这样坚持,可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五、培养作业的习惯

一些学生早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不论是早读还是中午都自发的在教室里看书写字,而且已经养成了心静的好习惯,中途没有出去玩的,学习的氛围相当浓厚。这和老师长期的训练是分不开的。因此,良好的作业习惯的养成起着重大的作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阶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他们如一张未曾写过的白纸,没有形成难以修正的坏习惯,且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老师和家长们应抓住这个时候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错过最佳时期。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5 07:31 , Processed in 5.77988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