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阴县龙山小学 吴庆淼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理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工作动机由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在学生面前,有时显得高高在上,让学生不但缺乏亲近感,而且有时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感。再加上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下,老师很少能够敏锐而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惑,更很少主动地去探询学生的内心世界等,造成关系不融洽,主动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为此,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学会赢得学生的信任。 首先,主动参与学生活动,做学生的伙伴。师生如何才能相知相亲,最好的方式就是教师主动参与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了解学生,活动中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活动中沟通交流,使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合得来的伙伴。而教师参与学生活动的机会是非常多的,比如:学校安排的大扫除,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劳动,在说笑中增强了师生间的亲和力,在运动会比赛、蓝球比赛中,师生共同呐喊助威,在气喘吁吁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其次,师生之间民主对话,做学生情感的知心人。师生关系密切是健康、和谐的班级心理气氛的人际关系基础。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做为老师,不但要热爱每一个学生,更要让学生喜欢你,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能较快地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因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里的爱是双向的。做学生情感的知心人,教师时刻不能忘记“共情”原则:务必放下自己的主观臆断,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在与学生交谈时,重视双向沟通。可以每周安排两到三个学生与老师个别交谈。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可以和教师近距离地接触,这样的谈话可以深入了解学生,表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也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动向,有一些师生之间的误会,也会因此而化,从而赢得每个学生的信任。班主任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学习生活的建议,不以强硬的成人观点,干涉他们的事务,从而使师生关系得到和谐的发展。 第三,老师要有开阔的胸襟,接纳不同性格的学生。人有百性,学生的性格各有不同,在管理中,我们会发现不同性格的学生,他们的表现可能会让我们不能接受或难堪,这正需要我们关心学生,经常用赞美和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产生积极改变的动力;专注学生、专心聆听学生的心声,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价值,相信他们的可塑性和可改变性;肯定学生多元的智慧,并向他们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针对这些,将班级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分成很多小项,如卫生扫除,设立多项负责人,(地面负责人,桌面负责人,桌椅摆放负责人,墙壁负责人,玻璃负责人等等)这样一来,人人有事干,人人有表现的机会,但是学生毕竟是孩子,有的人负责任,有的人怠勿职守,前者要借机表扬,后者就利用班会要求检讨纠正、对无法完成任务的,当面说明困难所在,让同学提出建议,共商解决的方法,从这当中,学生学会怎样表达自己,也学会体谅他人,使他们受到尊重,并学生尊重他人。 第四、主动为学生保密,做学生的知己。学生不愿意向教师吐露心声的一个很重要原则往往是教师不能替说话做事的学生保密,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学生向教师反映班级上的不正常现象,做教师的要替反映情况的学生保密;学生做错了事被老师发现了而学生知道错了,那教师就要替学生保密,不必再张扬,学生的个人隐私做教师的要替学生保密,教师替学生保密,实质上就是保护学生脆弱的自尊,老师做好了保密工作,也说明教师已成为了学生真正的知己,既然已成为了知己,还愁学生不向你敞开心扉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敬、可信赖,而我们老师的以诚相待、尊重信任他们,他们的心灵之窗才会打开,才能共同营造师生间融洽的情感氛围,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第五、帮助学生解难,做学生的亲人。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而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总是心存感念,学生也是一样,比如,我有一个学生,她对老师交给的任务很负责任,但个别学生却对她指手画脚,原因是她在小学中是一个很疯的女孩。这个学生很自卑。了解情况后,我只是很随意地和她谈一个人的成长是不容易的,但只要自己做的对,再委屈也要坚持,这个学生很自信地点头,说明老师的话给她解开了心头的疙瘩,从此,不管遇到什么,她都表现的越来越自信。由此可见,只要教师主动地关爱学生,学生是会理解老师的,教师自然容易打开学生紧闭的心灵之门。 第六、提高自身修养,做学生可敬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最敬仰的是学识渊博,师德高尚的老师,也正是因为这种敬仰,才使学生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声。因此,老师必须不断强化自己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表率,否则,其身不正,何以为师,学生又怎能亲近这样的老师呢?因此,其身要“正”,学要“博”,才能担负起未成年心灵成长的引路人。 要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其实并不难,关键是“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也是师魂。一位教师从内心深处培养对学生的“爱”,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赢得学生更多的信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