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他律”到“自律”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4:30: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从“他律”到“自律”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直接执行者,有着太多的工作去处理,其中对于学生纪律的督促是最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影响到班级的成绩,影响到孩子的成绩。目前,多数班主任的做法是“盯紧”、“靠紧”,以自己的眼睛时时刻刻盯着学生,督促着学生,只要学生违反错误,马上予以批评,引导其改正。这样做的结果是班主任很累,但效果却不理想,因为班主任在盯着学生的时候,学生也在在观察着班主任,只要班主任不在,学生就要“变”,可能就变的“无法无天”,难道每天所有的班主任都顶上吗?这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
班主任“天天盯”、“时时靠”,这其实对学生而言就是“他律”,这只是外在的压力,如果没有内心的改变,也就是“自律”的产生,“他律”产生的效果是很有限的,并且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在孩子的一生之中,难道总需要有人督促着,孩子才会努力上进吗,这当然是不现实的。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那么我们班主任的“管”其实不就是为了最终的“不管”吗?我们班主任管理学生绝对不能只是为了让学生在我们眼前老老实实,而应该引导学生建立一种能力,那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的能力。如果孩子们建立了这种能力,那么孩子以后不论身处何境,都会控制好自己,为自己为他人都会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如何才能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呢?
我认为要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首先一条就是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相信孩子能够建立起“自律”的能力,只是这里需要一个过程,一个我们慢慢放手,学生慢慢成长的过程,如果没有信任,没有放手,孩子是永远不会建立起自律的意识的。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做: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始终认为合理有效的班规是促使学生尽快学会自律、自理的有效保障。班主任既要严格督促,又要耐心细致的关爱,不时给予鼓励。这样孩子们就会乐于遵守规则。
2、采取多种形式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有了方法可学,学生就能较快地变得能干起来,自信起来,也会乐学、好学。
3、不要一味的说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说教,他可能失去判断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说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这一点对于家长也是适用的,要想孩子能够朝着你预想的方向发展,你就不能只是一味的说教,有时身体力行可能效果更佳。
当然,我们班级管理追求的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自律”,但是,缺失了“他律”却是万万不行,这就像是在社会中,让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高尚的人,能严格自律,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还必须有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规范人的行为,如果完全抛弃了他律,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变得无序和混乱。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16:01 , Processed in 0.01747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