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教育初探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18:04: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ay5u99 于 2016-11-28 18:13 编辑

农村教育现状与改良方案初探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的日臻成熟,社会竞争及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强,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给原来相对偏僻,封闭的农村,打开一面窥探外面纷繁世界的天窗,也打开了一条输送外界新鲜气息的通道,也自然而然的打开农村教育的崭新局面。加之,经济的相对的繁荣,让农村的封闭性被打破;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电视,互联网等的普及与开发。对农村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特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活泼开朗,品尝着生活的芬芳;热情十足,充满着对生活的信息;知识面广,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开阔了视野;开放性强,相对的知识拥有量,让他们对外面的精彩世界具有更多的了解和更大胆的幻想与期待;更早成熟与好强

   农村学生思想行为现状掠影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增长,科技的进步,使农村的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大大改善了农村学生的生存状态。小康社会的出现和和平时代的到来,更让他们成长的道路春光无限,远离了饥寒交迫,解除了灾祸恐怖之忧,因此,这一大群孩子们,对生活更充满了信心,对知识信息追求欲更旺;在思维上更具有独创性和批判性,具有更明显的“成人感”,表现欲,参与社会意识增强,不肯轻易地否定自己,崇拜明星,追求时尚,对流行的东西十分敏感,乐于追随或模仿;“自我中心”说,比较关注自我情感与体验,乐于得到别人的肯定或褒奖,养尊处优。计划生育措施的推行,使当代中学生大多成了家庭的宠物上辈群体的精心呵护,让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相对于以往农村更充裕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党和政府对教育的关注和经费投入,给农村教育带来了生机,让农村的孩子个个都能有求学的机会,他们没有经历过父辈,祖辈们渴望读书的欲望,所以现在的农村学生并不顺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呈良性发展,而是滋生这种种不良习气。

农村教师现状掠影

1.  队伍结构失衡

   一方面,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师资结构不合理,特别边远山区,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再者,由于地理,音乐,美术科目没有专任老师,所以部分老师充当“万金油”的角色,且农村教师年龄普遍过大,年轻教师比例低,骨干教师队伍新老交替呈现断龙现象,这种“教非所学,青黄不接”的现象已成为困扰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大障碍。

2 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落后,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增加和投入重点的转移,教师专业发展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

3   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

由于待遇,自然条件等原因,辞职,外调,转行等现象的发生,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在城市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今天,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给家里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产生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经济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据了解,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到2290万人,并且这个数字将来还将继续呈较大规模上升的趋势。 这批”留守儿童大军” 的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留在农村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亲戚家里或单独生活的儿童。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逐渐成为农村教育的一个难点。他们的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在教育的几个大的环节中,家庭教育这个环节处于空白,留守儿童的出现引发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如流失率,问题少年等。不仅影响到农村人口的素质,也影响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国策。

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基本权利难以保障  

   留守儿童由于隔代教育,寄养教育,单亲教育的原因,多数监护人重养轻教或力不从心,对留守儿童的照顾往往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浅层的关怀,而重要的心理需求,性格培养和各种教育发展被忽视。造成留守儿童在安全,教育,健康等权益无保障

(二)性格心理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14岁的孩子正处在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正确引导,由于父母关爱的缺失,隔代教育溺爱或监护不力,容易助长孩子的自私性格,以自我为中心等偏激性格,甚至性格的扭曲。

(三) 行为品德问题

留守儿童自律能力差,行为习惯缺少父母及时的规范,部分男孩讲究吃喝穿戴,看碟上网,打架偷窃,道德行为失范,容易走上犯罪道路。部分女孩追求穿戴,生活散漫,内心可求关爱,长期缺乏家教,对伦理道德所知甚少,难以抵挡金钱诱惑,价值观发生偏差,人身安全遭受隐患。

(四) 教育学习问题

     一方面家长在外,无力管理孩子教育学习,二是孩子教育自律性差,所以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及成绩无从谈起。成绩差,习惯差,厌学,弃学。

  农村教育改良方案初探

   面临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徒然喟叹或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关键是我们要正确的对待事物的矛盾,冷静的分析现实问题,透过现象抓住症结,寻找解决的良策。

(一) 家庭教育

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家长在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的同时,更要注意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精神家园,让孩子能充分的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的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的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的暂时的利益,要和学校,老师及时联系沟通,随时了解子女的情况,并对他们及时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的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家长对子女不能重养不重教

(二)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农村教育的一大重要环节,是教育的课堂,是锤炼人才的熔炉。目前。社会对教育的关注,政府对教育的经费的投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可喜的大好形势。虽然我们不能片面夸大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作用,但是,社会风尚教化等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所不在的。营造诚信务实,积极向上,崇尚知识,乐于奉献的社会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创建文明社会,和谐社会对教育将对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社会的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温度”将直接的调控着学校教育教学气氛的高低。社会教育的正面影响是主流。

(三) 学校教育

其实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进步了,学生反而难管难教了,是很自然的事,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这标志着当代中学生更趋成熟,理性和有主见.那么,目前农村教育要改变落后,被动的状况关键在于:

1. 师资的提高. A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保障经费. B 建立评价奖励机制,营造| 学习型学校, C 加强师德建设, 塑造师魂,引领发展,《学记》有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教师要和学生交朋友,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多多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出现的问题,有些可以冷处理,有些可以暗示,有些可以适当“视而不见”,要学会欣赏学生,善于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2.抑制功利的应试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让校园充满阳光和生机,农村中学由于师资的缺乏,教学设施的不足,加上现行升学应试制度压力,重考试科目,轻“副科”严重存在着关紧教室门,语数理化英的现象,还要抓紧时间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不仅没有消除“学校教育”的一些不利影响,反而人为地变本加厉,所以当今孩子近视率攀升,体质下降,厌学情绪高,这既于教师观念有关,也与教育主管部门的依法执教有关,鉴于此,要以学生的健康为出发点,构建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校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故事室,音乐室,图书室,操作室和实验小区来

3. 多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有机地协调配合好。A 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改善学生学习的硬环境,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学生同等的待遇。B 针对当前父母外出打工的中小学生双休日和节假日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生活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从各方面,多渠道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给他们温暖和热情,排遣他们的孤独,防范他们放纵,帮助他们抵御外来的不良诱惑,让他们真正地感到稳定,安全,幸福。

    总之,农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是严峻的,如果不能进行相应的改革,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农村教育将很难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一起形成合力,才能迎来农村教育发展的春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沙发
发表于 2016-11-30 10:20:52 |只看该作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重,德育为先。这是师德建设重要性的深刻体现。我们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的职责。教育的育人功能决定了教师应是一个“学为人师,德为世范”的群体;是一群追求知识,献身教育的模范;是一批认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楷模。因此,教师对国家对民族对未来有着巨大的责任,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任务,同时也决定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德育建设应该放在首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板凳
发表于 2016-12-4 17:28:52 |只看该作者
农村教育现状如此,个人认为分数不代表一切,但品德教育必须抓牢,但是如今很多学校都以分数论成败,但是呢,学校也没办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地板
发表于 2016-12-4 17:33:54 |只看该作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绩不是我追求的,品德才是,而且我发现现在的老教师不知道什么是以身作则,比如告诉学生不能抽烟,自己却边抽边批评学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5#
发表于 2016-12-4 17:34:20 |只看该作者
深有体会,我自己觉得应该把德育放首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6#
发表于 2016-12-5 15:39:54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这样觉得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7#
发表于 2016-12-7 20:00:06 |只看该作者
很支持你的文章   面临问题太多了  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0 16:31 , Processed in 0.03348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