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y5u231 于 2016-12-7 20:14 编辑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什么是家庭教育呢:是指在学生的生产活动中,家里的父母及各位长辈对子女的行为,思想,观念所产生的影响。而在我看来,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辈的对孩子的教育。毕竟孩子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父母。 古有孔融让梨,直到如今依然是人们传唱,教育的典型例子,这不排除父母的日常言行对子女的影响。反观现在,我们接触的儿童,不是自私的,就是没有礼貌的。难道就真的是老师在学校没有教好嘛?这是我心中最大的疑问。 教学者几个月来,接触到的学生各个年级都有。从开学的第一天,每一节课,每一天,每一周,老师都在强调着做人要有礼貌,要诚实,要有责任心。当然这并不是泛泛而谈,在日常的言行,做事中,我们每个老师都在遵守着这几条规定,教师的榜样性我们可以扪心自问,是做到了的。的确,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即使是成绩不好的同学,在文明礼貌方面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然而,发生在我们班的一件事,让我猛然意识到,即使是老师在学校再努力扳正,如果有人在使反力,那么一切都是徒然。家长在家里教孩子撒谎,骗的不是别人而是老师。这是班的学生亲口承认的。不过好在,他最后还是承认了。说实话,孩子从出生开始接触到的就是家,待在学校的时间是很长,但是与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比起来,那就不值一提啦。现在我很怕听到这样一句话,“孩子交到学校,那么所有的责任都是老师的”,那么请问,孩子是老师一个人的孩子吗,难道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作为家长的你们,就真的可以做摆手先生吗?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老师,那么孩子学得第一句脏话,是老师教给他们的吗?难道孩子第一次大喊大叫,是老师教的吗?难道孩子第一次打架,是老师教的吗? 现在之所以像《爸爸,去哪儿》这样的亲子节目那么红,不是我们喜欢看明星,而是喜欢看他们的孩子。一个个的那么听话,乖巧,有礼貌。那么在看的同时,有没有反省过作为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的诗什么角色呢?说了那么多,总而言之,言而总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那么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一)要给孩子创建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孩子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有自己的思想,愿望,行动,如果长期由着父母“包”下来,只会导致其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精神,我们只有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尊重其思想、行为,注意抓住一次次锻炼的机会,提高其自理能力,从才会使其日益趋于独立。“放手”让孩子向自己生活的空间索取自理能力。当该孩子萌动“想做”的心思是,父母要及时放手,让他自己完成,让孩子体会“做”的乐趣。抓住机会锻炼孩子,满足其好奇,好玩的心理,体会“干活”的乐趣。 (二)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 父母爱孩子是一种天性,没有父母不爱孩子的。但是父母给孩子的爱要适度,不能过于溺爱孩子。对于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在给予满足的同时可以适当的提一些要求,要让孩子知道,没有什么事情都是应该的。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我们反驳的同时,要给予孩子充足的理由,要耐心的解释,使孩子懂得道理,学会做人。教会孩子学会感谢,与你与他都好。 (三)父母的言行要一致 在孩子的面前,父母的孩子应该保持高度一致,否则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是非观,甚至于让他们成为两面派的人。所谓三岁看老,在三岁之前都是父母在教导孩子,所以在说话,做事的时候,请三思而后行,因为有你的小小模仿者在看着。 (四)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想着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是“面子”,其实不然孩子也知道什么是自尊心。在我们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要掌握好孩子的心理,否则会让孩子产生讨厌的、厌恶心理。作为家长更应该尊重孩子,不要认为孩子小就没有被尊重的权利,切记在公众场合,不要批评孩子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失去自信。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不能用打骂或说些难听的话来刺激孩子,反之应该抓住某一些长处和优点及时地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使他们有信心自己可以做好。 (五)建立一个完整的健全的家庭 我教的这个班级有许多的单亲家庭,不是没有父亲,就是没有母亲,更有没有父母的。在上课的同时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们对于父爱、母爱的理解为零。作为老师真的是无力的,我可以给他们父母般的爱,但是这些真的是老师可以代替的吗?既然把他们迎接到了身边,就应该好好对待上天赐予你们的天使。 教育家约翰・霍尔特说:“家, 正如我们许多人所说的, 是充满宽容与爱的地方。”家是孩子避风的港湾,是孩子迷路的灯塔,是孩子迷失的戒尺。家长应尽可能的与孩子都沟通,尊重他们,引导他们从小建立正确的人格,是非价值观,培育发展他们的智能。而父母则是家中不变的良药,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