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家校合育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6 13:54: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浅谈家校合育
                                                         山东省平阴县第四中学
      在一个班集体里有几十个学生,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其思想品质和生活习惯都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所以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为此,如何构建家校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成为我在班级管理中不断思考的问题。在此,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对家校合育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家校合育的必要性
  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养教失调的问题。比如很多家长过度重视学习成绩,轻视品德教育,在孩子小时候就整天盯住孩子的学习,节假日上各种辅导班,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和人格塑造,忽视了孩子做人的教育。这也导致了媒体报道的有的孩子出现投毒、轻生等严重扭曲的心理问题。可事实上,要想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地成长,固然离不开老师辛勤细致诲人不倦的工作,但更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发展非常必要。
二、家校合育的针对性
(一)、针对与不同家长沟通
    因为家长人格修养、性格气质、文化层次、职业类别等不同,所以家长在面对学校教育问题时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比如,评价型家长喜欢指手画脚、评头论足,但是这种人一般有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可以给班主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促使班主任向更高的水平迈进;依赖型家长可以表现出对教师的信任,可以对教师的工作表示认可;交际型家长其自身的热情就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可以为班级事物服务等等。这样一来,所有家长都有可取的一面。班主任通过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表现,这样就会对孩子有一个全面了解,更有利于教育孩子。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有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学生的教育就会容易得多。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和教师目标是一致的,这为家校合育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针对向不同层次家长学习
   由于家长和教师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角色,尤其是现在家长的学历和素质越来越高,他们往往对教育有一些独到的见解,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性,这种经验、思想和知识的互补,恰恰是双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比如学生出现了谈恋爱、打架斗殴、情绪波动等情况,可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一下家长的态度和看法,可能教师从中深受启发,对教育孩子更有帮助。事实上,我们既能够从家长身上获得大量信息,也能从家长的厚望中激起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家长也能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孩子的知识技能。这样,教师和家长和谐融洽、互相信赖,才能真正实现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三)、针对建立家校沟通的纽带。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如何建立沟通的纽带是一个主要问题。其中班主任是家校合作过程的关键人物,可作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纽带。班主任应转变观念,在家校合育活动中做一名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作为学校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负责具体策划召开家长会,开展家长来访和去家访等活动,是学校工作的依托,也是非常值得家长信赖的,在其中,教师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真正的家校合育应当使家长的作用更大,甚至所起的作用和老师相提并论,这是从家长的层面上扩大其在教育中的作用。
三、家校合育的新举措
  (一)家长进课堂,上一学期,我们开展了让家长进课堂的活动。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很了解,很渴望知道孩子在学校和课堂上的表现,所以家长进课堂听课的积极性非常高。由学校家校办公室邀请,让家长们来校参观并且在课堂上听课,如果家长在教室后面听课,学生表现的格外积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课下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安排部分任课教师和家长座谈,使家长对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促使孩子快速进步成长,同时家长还可以给学校提一些合理化建议,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多种方式与家长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也应与时俱进,教师应将这些沟通交流的方式灵活选择。如果想对孩子有深层次的了解,家访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想直接了解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可以邀请家长进校园;如果工作繁忙交通不便,可以采用电话联系;可以充分利用翼校通、微信在线沟通;还可以建立班级QQ群,让部分优秀家长任管理员等等。现在我们年级每个班都建立了自己的QQ群,实现了沟通交流的即时化,这些沟通方式的灵活运用,将为我们与家长的沟通提供更加快捷有效的服务,让合作增效,为家校联系注入新的活力。
(三)建立家校联系卡。
   家校联系卡是学校与家长保持经常书面联系的一种很好方式。一般是每周或隔周由班主任写上该生近阶段各方面的表现、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家长支持配合的意见或建议,让学生带回家,再由家长写上学生在家的表现,以及对学校的建议期望等等,最后签名,由学生带到学校,以便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开展家长讲座活动。
     家长渴望能够成功的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家长的培训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在社会上兴起,甚至有的社会机构举办的讲座一票难求。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年级在主任的倡导下决定开展义务讲座活动——定期为学生家长讲育人常识,推广成功的教育方法。第一次讲座,原定一个小时的讲座却扩展到两个半小时,会上,家长咨询了各类问题,老师也从中采集到第一手的教育资料,这是一个双赢的活动。
    家校合育活动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概念,它是现代社会教育进步的产物,在现代教育中兴起,在未来更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对教育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06:05 , Processed in 0.01697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