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有温度的修行 ————观《教育是温暖的》有感 记得苏霍姆斯林基的论述中对“怎样才是一个好老师”曾有这样一段论述:“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她是一个热爱孩子的人,感觉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愿意和她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是个孩子”。 温总理也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啊,教育是温暖人心的事业。温暖似火,融化坚冰;温暖似水,润泽万物;温暖似光,驱散黑暗。凡称得上教育的东西,绝对不能缺少让孩子心灵富足的精神温度。于是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场有温度的修行,这也许将是我班主任工作的最高追求。 一、36.7度的温度,理性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静、净、竞、敬”四种境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效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静能生慧 班级管理应从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入手,为了帮助同学们养成“入则静,出才动”的好习惯,班级公约、奖惩制度要求精细化、以此标准学生的行为。为此,在中午读书期间,我身体力行,聚精会神读书,为全班学生做出表率。一年级的刚认识拼音的孩子们,也渐渐融入到课外书精彩的故事中。 净能生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合理地利用学生的爱美之心,正确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追求美,保持个人卫生,美化周围环境。教室布置得干净整洁、宽敞明亮,孩子们也变得精神抖擞,进教室的人心情也变得轻松愉快。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知道:在净化环境的同时,也能净化人的心灵。保持教室卫生的整洁,并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程。 竞能生优 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每节课、每周、每月的小组评比以及个人评比中,我积极地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挖掘潜力,奋勇争先。一个学习氛围浓厚,充满竞争活力的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学、赶、帮的氛围逐渐形成,孩子们共同进步。 敬能生德 尊老爱幼、尊师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班主任,我结合《弟子规》里面的“入 则 孝 、出 则 悌” 等内容和相关故事,帮助每一名学生树立起尊师敬长的正确观念,养成尊师重教的良好习惯。 二、38度的温度,爱的教育 在这里,我选取了高年级学生的一段日记内容:“老师,你知道吗,每一个在地上的孩子,其实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天使。他们为什么会掉下来呢?是因为他们的翅膀断了。自从到这个世界上,就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当成人世界不嘲笑他们的青涩、荒唐、鲁莽,能够给他们一种鼓励,给他们一种包容,那么他们就会在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缝上翅膀重新成为天使”。五指长短不一,学生各不相同。怎样才能有充满爱意的工作呢?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的就是悦纳孩子的个体差异。 所有的孩子都是善良的,他们能敏锐地感觉到谁是爱他的人,我对每一个学生说过:“除了家中的父母亲等亲人是疼爱你的人以外,班主任就是学校里你们的另一位妈妈,有什么事你们都可以找我帮忙。”在校内的生活中我就是这么做的,几年前,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因为不可遏止的眼疾,在学习上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阳光向上的孩子也开始变得内向不自信。为了重新树立她的信心,我和全班孩子一起当她的眼睛,帮助她看东西,和她谈心,鼓励她在校内快乐的生活学习。但随着病情的加重,后来孩子还是不得不终止了正常学生的小学生涯,进入特效学习。但善良的孩子始终记得小学师生的帮助,在节假日总是会送来满满的祝福。 李子建三岁因爸爸车祸去世,跟随妈妈再嫁,随着年龄的长大,有些心情上的小秘密,又不愿给忙着照看幼弟的妈妈增添烦恼,每天郁郁寡欢。为此,我经常和他聊天,排解孩子心中的烦恼,并和他一起制定目标,激励他勤奋学习……只有因为温暖的爱、宽容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快乐的爱等,我们才会走进了他们的心里,成为他们最好的朋友。38°的温度,让我们更激情,这是老师爱的真谛。 我一直以为,教育是一门温暖的功课。温暖自己,温暖孩子。它就像小火煨汤:精心熬制,慢慢炖煮……最后,那种特有的香气就会弥漫在你的生命周遭、贯穿你的生命全程。一名有理想的教师,应该是有温度的教师, 36.7度的理性,38度的热情,应该具有强烈的愿景、温暖的情怀。做一个温暖心灵、点亮人生的教师,才是最幸福的。这也是我一生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