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级文化建设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10:55: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班级文化建设
孝直中学:张广蓬
有语道:“环境造就人才。”的确,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努力搞好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班主任老师最基本的任务,班级和学生是构成学校良好形象的基础。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班级的实际,实施有效教育、有效管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就能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所谓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将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
  而在我们农村小学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班级文化的建设不可能是高要求高素质的,而是要结合本身的客观条件及学生、学校、农村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些实际、实用,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素质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班级文化。农村班级文化既然要遵循“实用”的原则,就要针对本班及学校、农村的实际情况,重点抓好思想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人际文化、学习文化的建设。
一、物质文化的建设
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硬件,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文化。优美而温馨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在一个窗明几净,文化氛围浓厚的班级里,师生的荣誉感、班级的内聚力都比较强。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应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农村学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教室的卫生。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平时的工作中,我经常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看到地上有纸屑就主动捡起来,课桌椅摆放整齐,粉笔、小黑板、扫帚等也要摆放得井井有条,决不让农家大院“脏、乱、差”的现象在教室内出现。
2、重视教室的布置。教室布置可以个性化,教室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读书养性的地方,所以必须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温馨的艺术文化氛围。
 ①掀好图书角建设 。
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图书角建设,不断丰富图书资源。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发挥图书角的应有作用。如开设“荐书栏”、“图书角漂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培植阅读兴趣。 
  ②体现人性化的设计 。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主张:“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利用教室内墙壁资源,适度开发,及时更换,从而对学生产生持久的耳濡目染的影响,使学生自觉投入到主动的学习中来。 
如设立 “才艺展示”栏目,鼓励学生积极展现个人的才华,可以是优秀的文章、精美的画作,也可以是创意发明制作等等。学生的闪光点得到放大,会逐渐生成一种自信、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还可以开辟“名人驿站”专栏,张贴古今名人的励志名言、成长故事。如宣传学生喜欢的姚明刻苦训练的故事,使之从偶像身上汲取前进的动力。墙壁文化的设计,只有让学生喜欢并接受,学生才会有参与的热情,才会在老师的带领下不断丰富班级文化氛围,墙壁才会“说话”。 
 ③办好黑板报。黑板报每个班都有 ,由于缺乏对黑板报的足够重视,导致黑板报形同虚设,落人俗套。应当认识到,黑板报是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的重要舞台,是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播撒文化气息的 “一方宝地”。可以充分利用黑板报资源,编设多个板块,内容要丰富彰显班级特色。无论文字编辑、版面设计 ,师生应共同参与创作,为学生的创造力、组织能力的培养创造舞台。 
④.环境主要简洁、关观,具有审芙特质。比如,墙壁的设计,在形式、色彩上要与教室整体格调相配,互为映衬,不可过于绚丽。要既简洁又美观,时时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给学习和生活增添乐趣,让教室环境建设成为学生一种文化享受。 
二、健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班级规章制度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约束机制,是形成班级良好风貌的必要条件。在我班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共同讨论,制订“班规”。
去年合班时,我就引导学生分析班级实际,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班级实际情况,使学生明白:制订班规,要从实际出发。然后由班内学生讨论来确定大家可以接受的并对建设班集体有利的班规。班规由学生自己制订,也就更易为他们所接受。于是,我们根据本班孩子大多存在的问题,如自私,好强等,专门订出了我班的班训: “心中有班级,荣誉靠大家”。其次便围绕班训,制定了具体的班规,并编成琅琅上口的顺口溜便于学生识记,如:“轻声慢步,文明休息”,“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人人努力,为班争光”等。之后,我利用早读班会组织学生学习背诵,渐渐的,班规成了大家都认同的自我行为规范条列,现在,学生们都能对照班规来自省。
2、制定阶段目标,时时提醒,逐步提高。
有目标才有动力,根据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目标以及班级特色,由班干部确定班级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如远期目标为期末成为先进班级,近期目标为月评进入“每月之星”,黑板报达到什么标准等等,还有每周有一个或者几个具体的目标,到周五小结的时候,人人进行总结。
3、量化考核,“奖罚”分明。
为使全体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温馨宁静的学习氛围,为使我班班风得到进一步体现和升华,经过我班全体同学讨论研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班级制度评分细则,在每周五下午的放学前,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小结。并根据一周内的得分,评出“每周之星”,凡是获得“每周之星”称号的同学,每人都可以得到一张喜报。俗话说:“玉不雕不成器”。因此,在坚持说服教育的前提下,适当的惩罚也是必要的。当学生在一周内得分过低时,我就请学生双休日在家必须背出一首诗,摘抄一篇好文章。以此作为惩罚的内容,让学生在受到惩罚的同时,又增长了知识。
三、人际文化的建设
  人际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群体舆论的监督来实现的,班级人际环境是班主任、任科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环境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班级文化,良好的人际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如果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与学生、任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相互理解、团结、帮助,甚至能够民主、和谐、文明、平等、友好地相处,那么就能形成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的气氛。
  良好的人际环境不仅可以使人奋发向上,而且可以使班级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因为良好的集体意识是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协调功能,积极处理好五种关系:即班主任与学生、任科教师与学生、班主任与任科教师、学生与家长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能够做到师生之间有“交流”。班主任、科任老师经常与学生“交谈”,通过与学生的谈心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上的变化,及时解决生活、学习、思想上遇到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到老师是“朋友”关系;平时,班主任经常家访,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表现,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社会中的表现,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使班级形成了一股齐心协力,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此外,班干部与同学的人际关系更是班级发展的重要因素。二者之间能够互相配合好的,其它工作都轻易而举。因此,我十分注重班干部与同学的关系的发展。在班干部的产生上,充分发挥民主作用,让学生自己竞选班委,老师只要求选出的班委能够做到“办事公正、以身作则、真诚坦率、关心同学、善于沟通、具有民主和奉献精神。”在这个大方向指导下,学生充分做主,对自己选出的班委都能配合其工作。凡班级出现的问题,我从不主张到老师的办公室区解决,而是主张交由班委会讨论解决,特别是对违纪学生的处理。这样一来,良好的人际关系,无论老师、班干部、学生都能互相信任,班级建设自然事半功倍。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班级文化建设是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与条件的。它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班级的特点,创造性地搞出每个班级的特色来,从而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28 19:36 , Processed in 0.01581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