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文明的中学生”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背景】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全国上下一个重要的弘扬主题。对于中学生而言,“讲文明、懂礼仪”是贯彻这一主题的具体内容。如何让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关键阶段里,学会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尊重人、关心人、遵纪守法,有责任感,有公德意识,有健全人格,是当今校园里的一个重要的教育主题。 如今,由于各种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我校学生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公德意识淡漠、极端个人主义、缺乏责任感等现象,因此召开这个主题班会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的。 【班会目的】 1.通过班会,使学生认知到讲文明礼仪是个人素质的一种表现,讲文明礼仪是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一种方式,讲文明礼仪是关注社会、做文明市民的一种责任。通过班会增强学生文明懂礼从我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的意识。 2.启示学生能自觉注意养成各种文明的行为习惯,对各种不文明的现象有明确的是非判断并与之斗争。 【班会主持】:尹怡思 于晓菲 【班会过程】: 一、情景导入,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导语: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恭谦礼让,见义勇为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一不体现一个民族的气质与素养。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是否文明礼貌决不是个人的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有道德修养,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做一个健康文明的人,既是社会的呼唤,时代的需求,也是个人的成长的需要。荀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学习文明礼仪是我们生活的根基。 今天我们八年级(8)班全体师生就在一起,来学习文明礼仪的第一课:礼仪修养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欣赏中思考——小故事、大启迪。 1、欣赏诗歌《我是文明小使者》。 男:童年的欢笑荡漾在大地, 女:童年的鼓点敲出了希翼。 男:迎着鲜红的太阳, 女:在灿烂的阳光下走来一群好少年, 讲文明,懂礼貌,一张张笑脸是那么可爱。 男:在学校我们是文明守纪的好学生。 女:文明的彩笔描到哪里,哪里就春色飞起, 男:文明的火炬举到哪里,哪里就金光万里, 合:一张张笑脸映着彩霞,世界变得分外美丽。 男:在社会上我们是彬彬有礼的好少年。 女:文明的脚印踏到哪里,哪里就春光满地。 男:文明的歌声唱到哪里,哪里就充满甜蜜。 女:是谁,在我们的心里撒下文明的种子? 男:是谁,净化了我们心灵,使我们成为文明小使者? 合:是辛勤的园丁,是亲爱的老师。 男:校园开展的“文明守纪”活动似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田。 女:它告诉我们每一个少年,文明守纪是我们的言行规范。 男:我们懂得了“行为美”。 男:我们懂得了“语言美”。 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男:文明的行为金灿灿,礼貌的语言暖人心。 女:让我们从小讲礼貌,以真挚的爱心,以实际的行动,做一个 文明小使者。 2、故事:《一口痰“吐掉”一项合同》 中国长江医疗设备厂准备引进“大输液管”生产线,欲与美国客商约瑟先生合作。经过详细的考察,约瑟先生对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很满意,他已经决定要与范厂长签合同。双方决定第二天正式签定协议。范厂长请约瑟先生到车间参观。车间秩序井然有序,约瑟先生赞许地点着头。突然,范厂长感到嗓子不适,本能地咳了一声,到车间的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连忙用鞋擦去,油漆地面留下了一片痰迹。 没想到,第二天,约瑟先生竟让取消了合作,并派人捎给范厂长一封信:信中写到:尊敬的 范先生: 我十分佩服您的才智和精明,但是您在车间里吐痰的一幕使我彻夜难眠。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生产的是用于治病的输液管。贵国的成语说得好: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否则上帝会惩罚我…… 总结:礼仪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故事:《修养是第二张毕业证》。 一个中国留学生曾到英国留学,住在一个叫坎贝尔的老人家里。坎贝尔夫妇待人热情大方,他们只是象征性地收留学生几英镑的房租。没过几天,这位留学生就感觉坎贝尔先生对他的态度有些转冷。一天晚上11点多他从学校回来,洗漱完毕刚想脱衣睡觉,坎贝尔先生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房间,说道:“孩子,你们中国人,半夜回家时,不管父母睡没睡觉都使劲关门,噼劈啪啪地走路和大声咳嗽吗?我太太有失眠症你每次晚上回来都会吵醒她,而她一旦醒来就很难再睡着。因此,以后你晚上回来如果能安静些,我将会非常高兴。” 不久后的一天中午,这个留学生从学校回来刚坐下,坎贝尔先生就说:“孩子你小便的时候是不是不掀开马桶的垫子?这怎么行?难道你不知道那样会把尿液溅到垫子上吗?这不仅仅是不卫生,还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坎贝尔愈发激动:“替别人着想,顾及和尊重别人,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修养,而修养正是体现在小事上。孩子考取学位和谋得一个好的职位固然重要,但与人相处,良好的习惯和修养同样重要。如果说学位、职位代表一个人身份的话,那么,习惯和修养就是人的第二身份。” 总结:“修养”一词原意包括修身养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养道德。马克思主义赋予“修养”新的含义,就是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这种教育和改造离不开群众的社会实践,离不开在实践中个人的主观努力。“修养”这个词,从广义看是指人们政治、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达到的一种能力或思想品质;从狭义看,“修养”通常是指思想品德修养。思想品德修养是以人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为基本内容的。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三、联系现实,思考讨论。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学经常欺负他人,这种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我们如何帮助他们呢? 四、班主任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文明礼貌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有义务,有责任弘扬礼仪传统。希望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能让我们真正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让我们把文明的种子撒遍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之花越开越盛,开遍每个家庭、开遍我们的校园、开遍全社会! 五、班会结束: 在“做一名文明的中学生”的宣誓声中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