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吴文君老师讲座有感 青松小学 刘丹妮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31 19:37: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刚获知这是关于“与孩子的沟通”时,笔者不禁后脊发凉,甚至十多年前的阴霾又袭上心头。彼时小学英语教育刚刚普及,方兴未艾,母语尚未掌握纯熟的孩子们早早开始把英语作为主科学习,此前小学英语教育领域的经验不足,让许多英语教师不知如何对不知“语法”为何物的孩子束手无策。这其中就有我的英语“启蒙”老师。因不会与孩子沟通、孩子提不起兴趣,学不明白,成绩不良,这位临近更年期的S老师气急败坏,好好的英语课变成了汉语言脏话讲座、或者拳打脚踢研修。那样一个没有“体罚”一说的年头,年级的男男女女都视之如梦魇。
这样的老师,无疑能让任何一个学生终生难忘,乃至很多同学都毕生对英语嗤之以鼻,抱憾终生。不会与学生沟通,首当其冲的要为这类惨事埋单。
吴老师在演讲中总结了传统教育孩子的五要诀:哄、讲、训、打、弃。观其字便知,这样墨守成规的教育费方式无疑葬送了好多孩子的前程。而真正有效的沟通首先要抱着“彼此了解与理解、互动分享、探求改变”的目的、运用声调、身体语言、身份定位的改变(由上下关系到平等沟通)、先跟后带、正向阅读孩子的反应、聆听复述等方式来进行。尤其应兼顾到如下几点:1、声调和身体语言决定沟通的效果,而不是语言文字;2、说的对不对没有意义,说的有效果才最重要;3、沟通的效果由对方决定,但是由自己控制,因为自己可以改变沟通模式;4、重复无效的沟通模式,只会使双方的关系更坏,而坚持无效的做法,只会十关系破裂;5、说每一句话,先问一问自己:这样说会使孩子增加力量,还是减少力量?做每一个行为,先问问自己:这样做会使事情变好或变坏?6、每个人都有在某时某事里拒绝沟通的权力,不尊重这份权利,只会让关系急剧恶化;7、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他只能“改变自己、做一些事使对方想改变、为自己安排使对方无论有无改变都不影响自己的心情;8、任何事情都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做法,任何情况都至少有一个解决方法。
笔者发现,日本人在教外国人日语时,因为大部分日本人都说不好另一门语言,只能挖空心思“用日语教日语”,这其中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除了与要对自己母语语法体系的深刻认识,更需要丰富的教育手段和肢体语言的运用。令笔者意外的是,这种“无奈之举”,竟然意外的收效甚好。正如吴老师的演讲所述,好的沟通中,文字占7%,声调占38%,而身体语言竟能占到55%之多。可见,富有亲和力的声调,友好积极的肢体语言比之语言本身,能更深入心灵,沟通灵魂。
作为一个教龄尚浅的年轻班主任,走进孩子的心里,埋下至善至美的种子,需要我的更多努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20:47 , Processed in 0.01665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