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田恒平老师《管理:在无为中大成》有感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7 15:10: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观田恒平老师《管理:在无为中大成》有感
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  朱梦瑶
湖北省第二师范大学的田恒平教授的报告很吸引听众,让我感觉到学习真是一种享受。下面我初浅的谈一谈学习了田教授讲的“无为中大成”的学习心得。听了报告以后,使我知道“无为而大成”不是什么都不去干,什么都不去做,而是用更高的智慧、策略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管理班级,为孩子一生的成长而打算。
一、树立自我形象,在示范中形成
班主任要做一个好人,把人格魅力彰显。做一个实在人,把虚幻的工作做实在。实在人就是着眼大局、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着眼大局即大场合说大话;立足现实即小场合说小话;放眼未来即深谋远虑说长话。做一个有性格的人,把平凡的工作做出特色。有性格从三方面:注意积累厚积薄发、注意消化本土意识、注意创新阴阳思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田教授却认为,身正未必成范,成范的人未必身正。学识并不高的我们,要当好老师一定要身正。现在中国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期,公众对教育的关注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社会上的人追崇是金钱、地位、名利。咱们在社会大染缸里,如果不能做到洁身自爱,出淤泥而不染,就会成为追逐金钱名利,乏味平庸的俗人。面对这样的社会我们一定要明白,我是什么人?我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现在怎么做?我们是做教育工作的,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那么基石的风化和松动岂不会发生大厦倾覆的悲剧?国民素质要提高靠的就是我们——教师。李镇西说:不要因为社会风气而放弃我们教育的善良,这是我们的教育良知和我们做人的底线。我们是光荣的人民教师,肩负民族的希望,胸怀祖国的未来,手捧孩子的明天。所以,老师们,如果我们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二、运用制度文化育人。
对于制度,田教授的观点是:制度越少越好,表述越直越好,应用越巧越好。他举了一个很有味道的例子,他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毛主席只用了“三项纪律”就建立了新中国,难道我们治理一个班级还要几十条上百条制度吗?咱们平时管理班级的时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我们能不能把班规也像毛主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样,浓缩为几个或是十几个字?我从中觉得应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年级的高低制定有效制度,但还要注意着眼于长远目标。那就是“以人为本和自主发展”,核心就是“为了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
三、确立发展目标
田教授将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来隐喻班级管理。唐僧作为领导者,带着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还有白龙马,前往西天取得了真经。不可否认,他带领出的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团队。
所以作为班主任,如果我们所有的学生都是好学生,既不调皮也不上网,要我们干嘛?我们班主任的存在是以学生的“后进”为前提的,每一个班主任都是后进生成就的。当妖精出现时,所有人都很紧张,只有一个人很兴奋,就是孙悟空。所以,当你们的学生调皮捣蛋时,当你们的学生搞得任课老师手足无措时,你应该很兴奋,因为证明你班主任存在价值的时间到了。田教授讲了目标,目标有三个基本层面:信仰,信念,信心。目标落实到班级中,班主任是要有信仰的,科任老师是要有信念的,学生是要对班主任有信心的。带着信仰上路的人,可以虔诚;带着信念上路的人,可以坚忍;带着信心上路的人,可以勇往直前。
(四)搭建成长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为。
班主任总是忙忙碌碌、身心疲惫,却又收效甚微?为什么我对学生常常“谆谆教导”,而他们却“听之藐藐”? 我们怀着一颗强烈的责任心,事无巨细,从早读,从自己上课到其他各门课程,从学习到生活,从卫生到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与培养。我们事无巨细,事事操心。结果我们“高度负责”的结果是:孩子们自律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班级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班主任。作为班主任,作为老师,当学生问你:“老师,一加一等于几?”你说:“等于二。”这不算好老师。你应该告诉他:“对不起,我不知道。我们两个算算吧。我给一个苹果,再给你一个苹果,你有几个苹果啊?”学生会说:“两个,明白了,一加一等于二。”做老师的、做父母的要把自己置于无知的境界和孩子共同去探讨。无知的最高境界就是难得糊涂。无能。无用是指挥者的胸襟。做班主任也是这个道理。很多班主任什么事情都要搞一个示范,这是最蠢的做法。元旦节,带学生跳个舞、唱个歌,没有必要!你记住田老师的话:那个舞台是学生的,你当一个旁观者就行了。对你来说需要的是无用。记住了,一个好的领导者是无用之人。无欲。无欲就是用你的信仰,用你的大欲望压抑小欲望。作为教师,我们是有信仰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为了中国未来的希望。这就是我们的大欲望,所以我们今天可能要压抑很多东西。作为老师,无知就要做一个倾听者;无能就是做一个欣赏者;无用就是做一个指挥者;无欲就是做一个扶植者。作为教师,要把探索、表现、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教师要学会向学生示弱,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要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即进一步深刻理解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人,老师要做一个旁观者,一个智者,不一定非要事必躬亲,应当善于用人。班主任必须放手放权,让学生独挡一面,把机会留给学生,最终达到学生自主管理的目标。
(五)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引导自主发展,这是“无为中大成”最为核心的东西。班主任不要自己做得太多。没有前途是可以设计的,没有发展是可以替代的。前途是学生自己的前途,发展是学生自己的发展,我们不可替代。那么班主任干什么呢?我们不妨老听听田教授在转换差生方面的经验,那就是“让后进生爱生活,而不是爱学习”。别和后进生谈学习,那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班主任对那些学业上实在糟糕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唤醒他们爱生活,而不是爱学习。这样他们或许可以同样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确实,这种困境在教育当中是真实存在的,对班上这极少数学习实在困难的学生而言,学习往往就像笼罩在头顶的阴霾,每天相伴相随,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有的只是一次次失败的体验,痛苦的滋味。不谈成绩,不揭伤疤,这样或许后进生也能感受到春暖花开,他们在校园生活的精神品质会得到一些提升。
田教授初为人师的时候,在一个山区教学,当时生活所迫好多学生退学在家,校长让老师们先去家访进行劝学。当他来到一个孩子家中,告诉他说上学是大山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等,最后这个孩子说,我根本就没学习好过,指着学习出路那是不可能的。谈话到此中断。田教授开始端详这个孩子,14岁1米72那么高,于是他就说:你有这么好的身材这就是资本,当兵的都是大高个,如果要是有可能的话说不定能进入国家仪仗队呢,要是那样的话,找个对象至少都是空姐级的,他们的谈话让孩子欣喜万分。他最后告知那个孩子,第一保护好自身宝贵资源,第二:你就是考倒数第一,也要坚持到高中毕业。从此这个孩子有了人生目标。十几年后的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个军人拜访田教授,通过辨认才知道是这个大山里的孩子,他说就因为那次谈话帮他确立目标,到初中不敢和人打架怕伤着自己,从不招是惹非,得到校长老师的好评,也不谈恋爱,因为田老师说过,空姐是起点。在上高中时,部队的人去选人才,他当时已经1米8多了,再经老师推荐幸运的选中了,到了部队他不怕吃苦受累,别人休息他接着练,结果在这批新兵中脱颖而出,在接受首长检阅时他是领队走在队伍最前列。因为他的坚持再加上机遇好,首长就点带队的这个当他的勤卫兵,后来首长的女儿看中了他,通过调查这个人除了学习成绩不好,品行端正、乐于助人、热爱劳动,是一个好人。就这样被留在部队,提干才有了今天。虽然是一个特例,但我们应该懂得:一个人的成长是性情的成长,而不是知识的成长,教育目的之一在于“育人性情,培养完人”要以人为本。做为班主任,要快乐工作,享受教育,既然这是我们的选择,我们就要喜欢。心态决定一切,工作就是娱乐。把学生看成天使,我们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成魔鬼,那就生活在地狱里。
让我们带着信念,让学生带着信心,从“无为”到“无不为”,共同走向成功的彼岸!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3 19:52 , Processed in 0.02276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