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王敏勤教授的《怎样说课标说教材》有感 大连市金州新区高城山小学 刘丽君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22:26: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学习王敏勤教授的《怎样说课标说教材》有感
大连市金州新区高城山小学 刘丽君
      假期,我学习了王敏勤教授的《说课标说教材》的专题报告之后,可谓收获颇丰!王教授在报告中围绕着“怎样说课标说教材”谈了一些观点,特别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以调整自己的教学。
       首先,王教授指出什么是“说课标说教材”活动。 就是以演讲的形式,运用知识树对一门学科的一个学段、或一册书、或一个单元(章、组)、或一类知识(一个专题)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解读和整合,并结合课程标准和自己的教学实际,说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议。所以这项活动也简称“三说一看”(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看演讲)。
说课标,是往往一线教师容易忽略的。总觉得教材吃得很透,往往只看教材教知识,忽略了课标的重要性。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同时强调了解读和整合,尤其是知识的整合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再谈,为什么要开展“说课标说教材” 活动。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但大部分一线教师并不习惯于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不知道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也不习惯于研究整个学段或一册书的内容。而是习惯于对某一个知识点或一篇文章进行深钻细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不能对整个学段知识进行整合,所以虽然进行了一些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效率依然很低。
      的确如此,对于一些长期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而言,忽略了知识的结构,忽略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一般会就着本册教材说教材,讲教材。这样不仅教师得不到专业水平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低效的,不可取的方法。应该像王教授谈到的知识树,见整片森林,对知识的整合。
       最后谈,说课标、说教材活动的十个具体要求:一说本学科的课程总目标或学段目标。二说本学段或本册书或一个单元的内容标准。三说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如有条件可把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四说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既能在横向上按照教材编排顺序说明逻辑序列,又能按照知识大类把整个学段(或相邻年级)的同类知识作简要纵向整合。五说教学建议。根据课程标准和所用教材的特点,谈具体的教学建议。六说评价建议。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谈评价什么和如何评价。七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谈如何运用教材所提供的拓展资源和课外的资源。八要能脱稿演讲(包括少看银幕和荧屏),内容熟练。九要语言流畅,简洁、生动,教态自然大方。十要以幻灯片制作以知识树为主,文字较少。清晰、大方、有新意。
       王教授的这十个说课标书教材的具体要求,值得我们去理解,尤其知识的立体式整合,知识的比较,知识的前后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整合很关键。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渐摸索,尝试实践,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离不开课标,离不开教材,把课标吃透,把教材理清。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好自己的学生。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4-21 22:03 , Processed in 0.02342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