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懿 《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生涯规划》 松林小学 李楠 一、加强学习,更新理念。 教学思想是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灵魂和统帅,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能够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地发展;不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损失,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偏重智育,忽视德育美育;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偏重教师权威,片面强调共性,无视学生的个性、感情、兴趣、爱好、差异和人格;偏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包办学习过程,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抑学生的自主性。长此下去,将使学生驯服奴化,人格失调;思维定势,不善思考;盲目崇拜,不敢怀疑;因循守旧,不能创新;缺乏闯天地、担风险的勇气,丧失独立生存、应付挑战的竞争力,这些都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格格不入。 因此,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高中数学教学人文化改造,培育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是当前教育变革的一项新课题。 转变教学思想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主动地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体质体能、审美情趣、劳动技能和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素质。 二、少些包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新世纪。谁善于学习,谁就拥有未来;学会学习,就是学会竞争、学会生存。长期以来,高中数学教学重教轻学、重“主导”轻“主体”的现象已使学生的主体性受制于教师的主导作用,造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低下,面临失去竞争力的危险。因此,必须改进高中数学教学,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辩证地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求知。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 “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因此,作为高中数学老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 1、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 所谓“全”,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因此在教学上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在知识传授上要因材施教。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自身条件不同,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做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脑可动,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各有所得。 2、培养学生的能力。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无视或轻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放任学生自流,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害的。当然,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等于以教师的责任和权威去压抑学生,而是要善于把学生的上一个发展阶段和目前阶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找到自主学习的道路。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摆正位置,在课堂上当好“主持人”,控制教学过程,控制学习方向,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当好“向导”,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基本技能和工具;当好“咨询者”,及时释疑解惑;当好“发动机”,提供成功的机会,激起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鼓足学习干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