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 谱写人生 -----听胡新懿教授讲座 大连市125中学 李晓曼 很不幸,由于儿时的一场疾病,胡新懿老师落下了跛脚的后遗症,可这命运的捉弄却让他与清华结缘。 1982年从师资班毕业后,胡老师被分配到清华附中工作,讲台一站便是十六年。 从初三化学开始教起,他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学生,他改变了以往分章节逐次讲授的传统,而是用串讲给同学们营造知识的基本框架。他把这与人对森林的认识作对比,“你去看森林时,是会先去观察一棵棵树还是整体地看森林的全貌?自然是先去通观全局。学知识也是这样,你得先对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之后才能实现从林到木的过渡转变。” 胡新懿这种全新的讲课方式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飞跃的平台,也使普通的同学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开阔、自由的风格令他很快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并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1986年他便成为了教导主任。 后来,他又成为了清华附中的副校长,首创了一种思想教育模式:在每年的9月末,全体高三同学都会有几天停课。期间听取成功人士的专题讲座,开阔眼界,获得俯瞰世界的视角,进而探索学习的意义。之后会召开班会,首先,大家互相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点,并举例说明提出表扬。这样的活动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信心,毕竟在平时大家听到的更多的是批评教育,很少有衷心的表扬,更不曾注意到自己的优点。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对每一科目的知识进行梳理,做到心中有数。压轴的是班级会诊,同学们互相提出建议,找出别人仍需改进的地方,真诚地交流看法。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并且深受教育。这样一举多得,既增进班级的感情又提高班级的平均成绩水平。作为附中的一项传统,“班级会诊”被延续下来,代代相传。即使身为副校长,胡老师也坚持开课。他十分热爱自己耕耘的那三尺讲台,说要一直讲课,直到到他离开附中的那一天。 “你的工作岗位可以平凡,但是你的起点一定要高。”回忆这段教师生涯时,胡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作为一个清华人,不论处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比别人干得实,看得远,这便是清华精神实实在在的体现。 谈到读书,胡老师坦言虽然内容各有所好,但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是真正重要的。 在清华求学的年代,图书馆里总是有他孜孜不倦的身影。这个习惯一直伴他至今。而且在读书的时候,胡老师总是很认真地做笔记。他自己发明了一套“读书卡片记录法”,可以充分地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对新知识敏锐的感知,而且更是对原有的知识良好的巩固和发展。日积月累,内化的知识成为他旁征博引的巨大宝库。那些独到的见解,那些关于教育理念的事实、案例、数据全都是从这些积累中获得的。 另外,关于经典名著和专业书籍之间的取舍,胡老师认为不能一味埋头在课本中,要主动学习一些课外的知识。有些知识尽管眼前看来没有什么用,但是人生很漫长,现在积累得深一些,广一些,在以后的时光中才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境。当然,对于专业书籍也不能放松,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挑选最前沿,最新颖的研究领域予以关注。这样博览群书,用知识武装自己,人才能有内涵。 “我们的教育要比西方慢十五年。”在教育领域工作了这么多年,胡新懿学长面对当今国内外教育现状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国外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倡导让每个人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为每个人制定不同的成功标准。这样学生就没有挫败感,会很快乐的积极的学习。而我们却总是给孩子灌输争第一的观念,可是第一名只能有一个。而且用相同的方法把各种各样的人教育成一样的人,这样的教育没有任何特色……”他坦言,中国社会正在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教育也应如此,从批量生产向注重个性改变。但是他认为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他只能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影响我们的国家。 熟读马列经典的胡老师曾坚持这样的信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即改造客观世界在先,逐步实践主观意志的改变。但现在,他笑着说,“觉得自己只能改变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无能为力。”尽管如此,他仍在尽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听到他的声音。与共和国同龄的胡老师已经到了从教委退休的年龄,但他的工作安排依然充实。作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特聘教授,他为各地教育局局长作讲座,让他们接受更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基础教育司质量检测中心的专家和北京市督学,他密切关注着教育最基层最前沿的状况。此外,他还到各地调研,用报告为他们带去优秀的教学方法和体会。 “不管周围的人怎样,你要积极乐观地去生活。”这种踏实、奋进、引领的精神深深融入到胡老师的人生中。不论对知识,对事业,对教育,他都像一位辛勤的老农,在尽自己的全力播撒希望的种子,他不知道它们是否会生根发芽,但仍旧积极地迎着阳光播种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