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赵谦翔《敬业、创业、乐业,我的成长之路》有感 大连开三中 陈笑菊 本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 现从敬业、勤业、创业和乐业这四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师德。
敬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敬业思想是调节个人利益和教育事业关系的道德规范,是师德的本质要求,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师德规范的思想前提。只有敬业,才能乐业、精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春蚕”“蜡烛”就是教师敬业的光辉形象。然而,当今却仍有不少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一边在学校领着工资,一边又在外面大赚外快;仍有不少教师把教学当作赚钱的工具,以致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沉闷;仍有不少教师专心致志搞科研评职称,把教学作为应付差事。教师对学生的爱,即“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也可以称之为“师魂”。这种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如北京大学孟二冬教授在身体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仍然为学生讲学,在剧烈的咳嗽中仍然坚持讲完最后一课,在手术的前一天仍然为学生上课。这便是神圣师爱的具体体现。当然,热爱学生不等于溺爱、娇惯或姑息学生,而是要以生为本,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尊重学生。
创业――勇于创新、奋发进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要进步,国家要兴旺,社会要发展,需要教育培养创新型青年人才。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当是这种人。” 国家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定当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可长期以来,我们教师习惯于传授传统的、现成的、既定的“道”,而不习惯于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和智力水平进行“授业解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又怎能实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因而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自身的教育和发展入手,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对象和教学条件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乐业――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教师的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但又是平凡而艰苦的。一个有师德的教师,一定不仅仅是忠诚于教育事业,而且是甘于寂寞、甘于清贫、甘当无名英雄。像苏霍姆林斯基、杜威、孔丘、陶行知以及当代的魏书生、姜水根等中外古今的教育家,无不是把教育当作享受幸福、品味快乐。记得曾经做了十八年教育工作的鲁迅先生就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这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思想境界,正是我们作为教师“乐业”的需要。所以乐业也正是对一个教师的师德的基本要求。当然,教师单单凭借毅力工作那也不能说真正享受了人生的乐趣,只有发自内心地、充满激情地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志向,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才能育出好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