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级管理之积分制管理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4:56: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个人量化积分是家长会给家长们反馈学生在校表现的最核心依据
我经常告诉家长,“大家无需问我,孩子最近在校表现怎么样”,“想知道孩子表现,就去看他的量化分”。我要求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每周量化积分数据。如果他的量化积分是负增长,就说明他最近表现很差了,作业纪律各方面都不过关,在退步;如果他的量化积分增长的数值不大,就说明他最各方面情况比较稳定,但最近表现一般,积极性不算高;如果他的量化积分增长数值较大,每周都能增加个十分二十分的,就说明孩子表现很好,各方面积极性非常高。我是一个很客观的人,数据不会骗人。
小组量化三周净加减分合计是孩子们自主选位置的唯一依据
我一班4人一小组,组内固定位置,组与组之间每三周为一个时间单位进行调位。4个人三周内的净加减分合计,从高到低排列,进行排名。按照净加减分从高到低排列出先后选位顺序,由组员商议后进行公开选位置。全部选完坐定后,班主任再根据身高视力,进行组内微调。注意是组内4人的微调。组与组之间的位置,班主任没资格动。
这里面有几个门道:
1.        要想坐好位置,必须要好好表现,你的表现决定了你的座位。你坐哪里,完全是由你的表现决定的。
2.        要想坐好位置,必须组内4个人,每个人都得好好表现。谁表现不好丢了分,就真成“坑队友”了,这也激励了组内成员的互帮互助,大家互相监督帮扶,谁都别丢分。
3.        净加减分,每三周调完位置后,清零。这就避免了,有的组自暴自弃,“反正我们高不上去了,就这样吧”。即使这三周表现不好,下三周又是个重新开始,重新“洗牌”的过程。让每个三周,都是新的。
4.        这样的调位方式,一定程度避免了家长以关系,以视力等理由,要求班主任调位。
要想让班规有约束力,让学生有积极性。必须让班级量化细则发挥实效——让学生觉得,量化分是和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这点是班级量化分管理的核心,有诱惑力才能去执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4-28 00:34 , Processed in 0.01695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