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勤于灌溉静待花开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09:3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我们唯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思考,用新的理论知识丰富我们自己的思想,用新的教育方法与策略加强班级工作,学生才能够健康成长,才能够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我们只有勤于灌溉,才有机会静待花开。

一、要教育学生如何与同学相处

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的不同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会形成各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会产生不同的思想方式和为人处世的形式,但是因为年龄的差异,孩子们的行为方式总是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教育学生无论是与亲人还是与朋友交往,都要把握好方法,当彼此遇到意见上的冲突、摩擦或误会时,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宽容他人,理解他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只要站在别人的立场或他人的角度看待事情,友善待人,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才可以少一些怨恨和争吵,多一些关爱与温暖。

不论与任何人相处,都要存心公正,一视同仁。尤其是遇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我们首先要做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同时要加强与这类学生的交往,多鼓励、多指导、多接近,唤起他们内心的进取欲望。要引导他们在交往中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己。认真的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悟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

教育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要用赞赏的观点看待别人,遇到矛盾时,要多想别人的优点,多想别人在学习生活中给予自己的帮助和带来的好处,要敞开心扉,坦诚相待,无所顾忌地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达到共识和相互理解。

二、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班主任必须要加强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面对社会的变化,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变化以及现代教育要求的变化,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厌学,恐学,逃学,说谎,恶作剧,斗殴等问题,沿用旧的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已显得无能为力。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兴起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班主任要意识到学生的上述问题不全是思想品德问题,而可能是一些心理问题,不能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混为一谈,要区别对待,以寻求最佳的解决途径。班主任只有掌握有关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理论,并持之以恒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卓有成效的解决自己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其次,工作中要讲究育人方法和技巧,我们要更加科学的面对各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让他们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拥有积极的心态。虽然日常工作很杂很累,但是作为班主任,对于实施学生心理教育有着不能回避的责任,这是对新世纪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的新要求,是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德育工作的新内涵;也是学校实施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给这些孩子以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并对特殊个体进行差异辅导。利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个体行为越来越丰富,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必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对心理健康存在障碍的学生必须用真情去感染,用爱去感化他们,而不应该对这类学生存在偏见。不应该站在学生的对立面。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上在生活上多关注学生的一些小细节。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应该批评与鼓励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保护。

三、做一个充满阳光情怀的老师

一个人的心态对这个人的健康、生活、家庭和事业的影响都十分重要,用阳光心态放眼学校,欣赏他人,看待学生,视野所及皆是明朗光亮的世界。每一位班主任的心中一定会永远充满阳光,阳光的心态会使得班主任自己拥有健康快乐的一天。面对孩子,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面对同事,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面对家长,要能阳光般真诚的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要有阳光般的心态。只要我们拥有阳光的心态,我们才会以心平气和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来处理所面对的一切,我们班主任工作才会更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有用的新型人才。教育不是考试卷,不是象牙塔,不是故纸堆;它是一种快乐生活,一个快乐过程,一段快乐经历,一种快乐体验。如果我们以一种阳光的心态,处处为学生着想,多一双发现学生优点的眼睛,学会换位思考,满怀对教育梦想的憧憬,与学生一路前行,就一定会找到许许多多学生和我们的快乐。

亲其师则信其道,我们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是非常深刻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阳光的、自信的、积极向上的、爱国的、敬业的、忠于职守的。只有具备以上优点的教师才会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

四、代沟是真实存在的,理解是跨越代沟的唯一工具

师生之间因为年龄差距代沟是存在的,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换位思考才是我们跨越代沟,和谐相处的正确方法。

对于孩子们的早恋问题,我们千万不要草木皆兵。现在的孩子或许只是用一句话表示对别人的感谢。好多时候我们不要只听这句话的表面意思,还要具体到学生表达时的场景、语气、氛围等各种因素。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要教育孩子们正确认识爱情与友谊。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互有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倘若相互之间没有好感而是厌恶(特殊情况的除外),或许要考虑这个孩子的心理问题了。

教会孩子当真的有了那种朦胧的感情将如何对待。从少男少女时期的自然接触开始交往,一边认识异性世界,一边认识自己,知己知彼,增强与异性相处的自信、自尊感和相互悦纳、尊重、平等的观念,为将来与终身伴侣结合并和谐地相处,做好远期准备。这对现代婚姻的幸福和家庭生活美满,也是不可缺少的。

对待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要对孩子们有足够的宽容和理解。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老师应该爱自己的学生,要做到平等、理解、尊重、信任和民主。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既给学生起到了榜样的教育作用同时又营造了一种和谐相处,互相尊重的氛围,为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两种不同的角色,双方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都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师生关系如何,是否能够互相接纳、理解和信任等,决定了问题学生教育是否能够取得实效。尊重还可以使问题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尊重也可以激发问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开发问题学生的潜能,使之具有改变自我的力量,积极主动地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惯。

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情开朗、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和信心,对身体有个良好的感受,这是稳定良好情绪状态的标志。班主任老师要做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率,做学生心理问题的防御者,做学生心理发展的指导者和维护者。尤其是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必须尊重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特别是对那些有多种缺点的学生要从爱心出发,以发现优点为主,同时帮助家长分析孩子有多种缺点的原因。对于学习成绩差和行为不规范的学生要挖掘他们在学校中的点滴进步,向家长汇报,同时指导家长如何配合教育,使家长和学生都能增强学习自信。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创设“平等地位感”,让学生感受到真诚沟通的态度是第一位的。而这种平等地位的创设要发自内心,倾注爱心,热爱学生。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只有有了信任,教师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认真倾听对方的表达,感受到表达和所有非语言信息的内在含义,才能达到提高沟通有效性的目标。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感化学生,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不断成长提高,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沟通的方式、技巧、过程及其多样性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通过灵活而真诚的沟通方式,提高学校师生沟通的有效性、实用性,所有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一定要积极聆听学生说话。如果学生向你倾诉.你一定要专心倾听。哪怕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常常会“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沟通的方式,技巧,过程及其多样性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通过灵活而真诚的沟通方式,提高学校师生沟通的有效性,心灵一旦沟通,所有一切必将迎刃而解。在聆听的同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话对学生表达的意思进行复述的过程,又称译意的过程。聆听在师生沟通中有着奇妙的功效。不加评判,表示理解的听在孩子心目中可能是你送给他的最好礼物。

五、提高思想认识,奉献教育事业。

教师不单纯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份良心的奉献,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每个学生要关怀备至、深谋远虑、要小心翼翼的去触及学生心灵;孩子本身无罪恶,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一个老师如果没有对孩子全心全意的爱,又怎么能体会到“宽容比惩罚更容易打动学生”的真谛呢? 在工作中一定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工作,尤其是对当天工作的反思,更要注意反思是有时效性的,同时要把反思作为促进自己第二天工作的借鉴。一个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了无私的爱心,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教好学生。让我们用心去爱,去理解、去宽容、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我们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爱教育可以培养我们敬业精神,爱学生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育人水平,爱自己可以塑造我们良好的师德风范,对我们普通教师来说,努力使自己做到人民满意的教师,培养出人民满意的学生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孩子都是可爱的,都是可以教育,在我们的头脑中有了爱学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这还不够,最根本的是把这种思想在我们的教育教学的行动中落实,在工作中真正做到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在行动中真实的爱我们的学生,多一份关爱,少一份责备,用渊博的知识,与学生交流.我坚信我们就能慢慢走进学生的心里并与之产生共鸣。

教育离不开学习,教育离不开奉献,教育离不开反思,教育更离不开创造。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创新,不停的反思,时刻奉献,我想我们国家的教育会更进一步,教育效果会更上一层楼,我们的国家会因为教育的成功而更加强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4-28 01:46 , Processed in 0.42435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