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块糖果的启发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09:49: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当年,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任校长。

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男生王友正想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他当即制止了他,并告诉他放学时到校长室等候。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时,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好挨训了。看到王友那戒慎戒恐而又叛逆不服的样子,陶行知并没有板起严肃的面孔,反而从兜里掏出了一块糖果,笑着递给王友,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

随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同样笑着说道:“这块糖也是奖励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瞪视着手中的糖果。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块糖果,再次把它塞到了王友的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我应该奖励你啊!

捏着手中的三块糖果,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啊!……”

这时,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又掏出了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再奖励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没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说完,陶行知就走出了校长室,留在身后的是王友那感激的目光和敬佩的眼神!

几点启发

一是民主的教育思想。他递给王友第一块糖

  处理问题前,把自己放在和违规的王友平等的位置上,说明陶校长是位真正具有民主思想的教育者,把民主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所以他能够自觉地尊重自己的学生,那怕是个违纪的学生。正因为此,王友从心里接纳他,亲近他,亲其师而信其道,以积极的心态接受了陶校长的教育。尊重学生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开始,当找犯错误的学生谈话时,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以平和的心态和他交流,像陶校长一样,对违规的学生自觉地来到我们面前接受批评,给予一丝的表扬,那么我们的教育成功的几率会高许多。

主思想的缺失,是我们教育失败的根源。假如我们在批评学生前,先平息自己的怒气,放下自己的架子,平心静气的和学生谈心,走进学生的心田,引导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我们的批评教育就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会取得陶校长那样的效果。 

二是具有赏识的眼光。每一个学生都是可造就之才,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亮点,即使是犯了错的孩子。陶校长是位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校长,因为他具有赏识的眼光。“我不让再打人时,你立刻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陶校长很快就从违纪的王友身上找到了两个亮点:守时、尊重师长,并及时给予肯定,此时的表扬让王友感到很温暖,本来,王友是来接受校长批评的,内心一定忐忑不安,陶校长的肯定稳定了王友的情绪,打消了王友的逆反心理,产生了主动承认错误的愿望,所以陶校长的教育效果出奇的好。

  们对待犯了错的孩子最缺的恐怕就是赏识的眼光,气恼让我们丧失了客观公正的心,此时涌上我们心头的全是该生的缺点,我们总是在不断数落他,把他所有的过错一股脑的抛出,不断的让学生加深“我是个坏学生”、“老师不会再喜欢我”的印象,以至破罐子破摔,根本听不进我们的教育,有时甚至和我们对着干,让我们下不了台,此时的教育效果几乎为零。所以要想取得陶校长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就应该像陶校长那样,培养我们欣赏的眼光,多看优点,就会觉得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他毕竟是个正在成长的孩子,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有了这种眼光,那么在处理问题学生时,我们心里才不烦,就会更宽容一些,更耐心一些,更温和一些,更细致一些,效果一定会更好一些。知心大姐卢勤曾说过赏识创造奇迹,我想这句话更适合问题学生,我们给他一缕阳光,他会还我们一份灿烂;我们给他一份欣赏,他会还我们一个奇迹。  

  细致的工作作风。第一、陶校长在制止了王友的行为后并没有马上处理,为自己留出了调查的时间,也避免了当时情绪激动下可能出现的被动局面的出现。陶校长在处理王友砸人事件前,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处理时,成竹在胸,每句话都点点实实,既没有不切实际的表扬,更没有毫无根据的批评,让王友心服口服。假如由我们处理,或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因为亲眼所见,就会不问青红皂白的将其批评一通,脾气暴躁的班主任也许会扇他一耳光,或者踢他一脚,受了委屈的王友会不会心悦诚服的认错和改错呢?我想这种效果和陶校长相比,那绝对是天壤之别。有人会说事前调查会花费很多时间,殊不知,这是处理违规学生最省时间的办法,因为我们了解了情况,就不会在办公室里磨时间,更不会走弯路,走回头路,三言两语就有可能解决问题,而且效果显著,师生关系也会更和谐。

  处理问题方法不简单、态度不粗暴。我们有点老师效果差的原因是长时间从事班主任工作,由于职业倦怠和教学任务繁重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处理问题学生时,方法过于简单,态度过于粗暴。问题学生来到办公室,问题较轻的,先是三言两语的训斥,然后罚站、罚蹲、罚劳动,最后一份检讨了事。问题较重的,要么喊家长,要么交政教处,一推了之。这样做,根本触不动学生的思想,更不可能走进学生心田,去引导学生认识错误,进而改正错误。有付出才有收获,在帮助学生改错时,我们未付出或者付出较少,怎能期望有大的收获呢?陶校长,作为一校之长,日常事务不可能不多,闹心的事不可能没有,但他在处理“王友砸人”事件时,态度温和,方法科学,准备充分,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要善后,要跟踪。违规学生经过我们批评教育后,认识了错误,当时也改正了错误,为何后来又反弹了呢?我们常常只怪学生累教不改,但我们是否想过,在他改过的时候,我们是否给予过他帮助?学生经过我们细心教育,认识错误之后,改过的热情较高,此时,我们应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肯定,就像陶校长的第四块糖,“对你正确的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当学生改过之后,我们应奖励学生“一颗糖”——在全班表扬他的进步。一段时间之后,当学生改过的热情即将消退,老毛病可能重犯之时,我们应及时给予鼓励,保持住他的热情,使之不至于懈怠,不至于反弹。当学生彻底改掉一个毛病之后,我们就应再奖励他“一块糖”——对他的改过表示自己由衷的祝贺,一个微笑,一句赞语,一封短信,都有可能让他刻骨铭心,甚至影响他的一生。但这个善后工作,恰恰是我们忽略了的,学生岂能不反弹?在这点上,我们应向医生学习,把病人治好之后,再巩固一个疗程,帮助一个的孩子改掉毛病之后,我们需要再跟踪一段时间,监督他,鼓励他,肯定他,一定会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问题学生,改过之后,将来会成为社会的建设者;改不过来,问题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积重难返,将来可能会变成社会的渣滓,甚至是社会的破坏者。挽救他们,校正他们的人生航线,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他们,我们千万不能弃之不顾,或者将之驱出校门,推向社会,我们要像对待病人一样,多一分关爱,多一分宽容,多一分耐心,像陶校长那样,用民主的思想,欣赏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养成良好习惯,引导他们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24 05:37 , Processed in 0.01644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