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教育
沈阳市铁西区启工二校
张鑫
倚坐廊下,轻摇心绪,常常喜欢想起:“我是一滴露珠,滋润美丽的花圃。当蓓蕾放,露珠的生命也将淡去。但我并不悲伤——因为我做了花的乳姆。”
幽婉而伟大的情怀,我不止一次慨叹。这正是师德精神的写照,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作为教师只有无私地倾洒爱的琼浆,豁达而包容,才能获得满园飘逸的芬芳。只有脚踏实地当做教育才是最真实的、最是快乐的、最是幸福的……
(一)悉心呵护童心
无私倾洒“师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这种呵护就是无微不至的爱。走进孩子的心灵,去发现并宽容他们奇妙的想法,可以激发他们具有个性的思想火花,培养其创造精神。
倡导民主。班级管理中精心营造家的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在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中成长生活。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友善待己。课堂上,珍视学生迸射的思维火花,精彩的加以大肆表扬,荒谬的予以悉心引导,化腐朽为神奇。鼓励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积极大胆的参与其中,乐此不疲;生活中,注重细节,尊重学生的忠言逆耳,充分开展情感主义教育,让学生处处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真心诚挚的尊重,从而更加从容自信。 呼吁尊重。无论贫穷富贵,无论聪颖愚钝,关注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从一点一滴让孩子进步,特别是让后进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而是偏向表现好的学生,那么,这种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就让“疾风骤雨”成为过去式,在“和风细雨”的沐浴下,让后进生更自信,更健康的成长。 (二)深入挖掘潜能
竭尽教师之责 教育是面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爱好不一,所具潜质也不尽相似。教师应挖掘每一位学生身上不容易被发现的优点、潜质,育人育心,真正做到“有教无类”责无旁贷。 真诚待生,相互沟通。人有千面,特别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还没养成,无论聪慧愚笨,无论品行拙劣高尚,教师都应该平等的对待,给予学生人格的尊重,
在工作中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坦诚相待,加深彼此的沟通。突破障碍,化腐朽为神奇,将孩子的潜能和素养进行挖掘,取其优点,就能点石成金。 抓住闪光点,多元化评价。
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有这样一类学生,表面上他们资质平庸,成绩总徘徊在“良-”这个档次,要让他们进一步或下滑一步都很困难,平时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久而久之,老师们便放弃了对这类学生的提升教育。经过长期的观察以及我与他们,与他们的家长交谈的过程中发现,造成他们不积极进取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孩子本身很娇气,吃不得半点苦;二是家长对他们的要求不高,在小学阶段,能跟班走,考试及格即可。这样,慢慢地他们的意志越来越脆弱,学习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差,被老师关注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但是“老师的职业就是研究人,并且要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当我从浮躁中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拿起放大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时,一个个小荷露出了尖尖角。 深度挖掘,激发潜能。
优等生永远都是幸运儿,总是在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赞美声中抬头挺胸地向前走去。但优生也容易被老师忽视他们身上除了学习优秀之外的潜质。其实他们身上这些不易被人发现的潜质的价值远远高于学习成绩的优异。 “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天生我材必有用”竭尽师责,挖掘潜质,师责在相知互爱中升华,教书育人成了享受生活。 (三)、不断开拓创新
提升师之技艺
教育心理学家弗罗姆曾经说过:“师爱不是一个偶然幸运地体现并陶醉的一种纯粹的快感,而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知识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这种“需要知识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要求教师拥有创新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弃故步自封,扬教育本色:面对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改革也在日新月异。作为教师的我们无论从学识还是从思想上都应该与时俱进。遵照教育大纲设计教学的同时,还应有自己的风采。课堂上的诙谐,课堂上的睿智,课堂上的博学都是教师个人风采的绽现,也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在课余时间的在学习和深造,是摆脱故步自封,扬教育风采的途径 倡深入反思
展自我超越:如果说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那么反思更为辛苦寂寞。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一边反思一边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一边反思,一边阅读大量的理论著作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一边反思,一边用反思指导教育教学。如被换了血液的教书育人的工作,像流水般欢畅地向前流去,因为反思,我的作文课堂教学有了新意,童心童趣有了绽放的空间,学生的作文也因飞扬起的童心个各种大赛金奖。因为反思,我也学会了质疑,向自己、向同伴、向教材质疑,超越自己、超越同伴、超越教材促使我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但只要我们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与反思精神,我们就会继续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质,在实践中丰富教育的智慧。”
在教育的舞台上,我用师爱谱曲,用师责填词,满怀激情地唱着它向前走去,脚踏实地向前走去。为孩子们编织一个多彩而丰富的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