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德育体系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06:42: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德育体系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要。构成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一个需要随着教学、科研和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过程,更是一个长远的征程和永恒的主题,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全面参与,不懈努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德育体现:一、构建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旋律的德育内容;二、构建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体的德育体系;三、构建以学科渗透为主渠道的德育体系;四、构建以班级建设为主环节的德育体系;五、构建以班主任操作为主的德育队伍;六、构建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德育方法。

关键词:构建 和谐校园 德育体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部署,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德育体系呢?

一、 构建以弘扬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极其丰富又相互关联,我们构建德育内容体现时的思路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项教育内容,形成有机的整体教育功能,应提出三个层面的内容结构体系:养成教育,责任教育,目标教育。其中“养成教育”作为我们德育教育的中心内容,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其核心就是学会做人。“责任教育”作为我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应提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类负责的目标,应该多围绕“爱青春、爱生活、爱生命、爱祖国、爱人类”展开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确“责任”即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道德情感,又是一种行为表现;即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又是一种现实的做人准则。“目标教育”可以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根本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优秀的心里品质和创新意识。

二、 构建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体的德育体系。

在一所学校,人际关系主要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人际关系说穿了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关系,所以首先校长要善于沟通心灵,要用光明的前景激发人心,用真情关怀温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人格魅力臣服人心。校长和老师之间、校长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学校师生将会更加宽容,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也将得以建立。

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的培养在构架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友好、合作,对学生的进步和心理发展,以及增强集体凝聚力等都有更积极的意义。

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纯洁性和丰富性。学校向下一代传授知识与文明、传播科学与真理、传承道德与精神的场所,教育的对象是天真无邪的青少年,这种情况必然体现在学生的群体人际关系中。同时,在班集体中,所有成员都可以进行直接交往。学校越是追求教育效果,学校的人际关系也就越加丰富多彩。

三、 构建以学科渗透为主渠道的德育体系。

实施德育必须注重教学这个载体,不研究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实际上就是丢掉了德育的阵地,架空了德育。我们应该强调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并坚持德育渗透的“三有原则”:即有意原则、有序原则、有机原则。

“有意”是把握教材内容与德育目标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同步性。“有序”是对教学中德育内容进行科学整合,优化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和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使一个观点、一种思想、一种情感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稳定地培养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有机”是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在教学的某一环节上批准某一知识点或训练点,作为思想教育的着力点,要求教师不要做单纯的“教书匠”,而做育人的“工程师”。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从局部来看是细微的,但滴水成河,积沙成塔,一句话,一道题,一个实验,都能启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顿悟。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把传授知识与灌输做人的道理结合起来,把培养能力与深化思想认识结合起来,把发展智力与训练良好的心理品质结合起来。

四、 构建以班级建设为主环节的德育体系。

班级是学校德育的基层单位,班级建设是学校德育管理的一个中心环节。学校建立班级整体负责制度,目的是把每个教师都置身于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形成群体合力。班级思品工作不单纯是班主任的事,所有任课教师都要负责,克服管教不管导,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弊端。

有些任课教师遇到班上的问题多把矛盾交给班主任老师了事,甚至有的老师遇到学生上课或活动中有违纪违规现象时,总是埋怨班主任抓的不够严、管得不够好。学校加大力度实行班级整体负责制,可以避免上述现象,并且使大家“荣辱与共”,调动全体任课教师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任课教师都成为“不挂牌的班主任”。

五、 构建以班主任操作为主的德育队伍。

班主任是学生德育的直接实施者,对学生的教育通常是通过班主任进行的。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应首先强调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单纯的教学水平高还不是一个好教师,一名教师不从事班主任工作,其教学的生涯是不充实的。既能教好书,又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班级的管理工作,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好教师。其次对班主任给予充分的信任,在教师的聘用过程中,认真听取他们在班级学科配备问题上的意见,从而提高他们在教师中的地位。

六、 构建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德育方法。

对学生的教育,一方面是“管”,即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与限制;另一方面是“导”,即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感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我们注重了用制度约束学生的一方面,也不要忽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这一方面。因此我们应该提出创设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思想道德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另外还通过拓宽德育渠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强化学生自主管理、自觉学习、自我实践的“三自”意识,充分挖掘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让学生自主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总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我们要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构建和谐校园德育体系,是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从而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4-19 11:14 , Processed in 0.02439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