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初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08:52: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浅谈初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沈阳市第四十六中学   吴晓航

摘要: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首先要做有责任感的人!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感,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跨世纪人才需要博学多才,有快捷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终生学习的观念,有自我发展精神,有与人协作能力等,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环顾全球,责任感及其培养已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责任感是人格因素中,最起码而又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主要阐述在学习、管理、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责任 初中学生

责任感更是成才的基础。科学态度,进取精神,创新能力,都是优秀人才可贵的品质特征,但离开了责任感,这些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聪明才智,只有根植在强烈的责任感的沃土里,才能开出绚烂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德育工作中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呢?

什么是责任感呢?责任感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我们的责职、义务的感知。我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在其中担当一定的角色,因而承担一定的义务,责任感就是那种对我们对自己的角色和所承担的义务的感知。责任靠实力履行。如果一个人满怀凌云壮志,却手无缚鸡之力,心无容忍雅量,身心不健康,脆弱畏难,自保尚且不能,何能承担责任重负?同样如果一个人没有生活的目标,得过且过,不愿付出,因而没有生存的力量,自顾尚且艰难,何谈对家人、他人、社会尽责?所以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乐观豁达,勇于进取。特别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一、教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在培养学生责任感方面,教师更要起表率作用。

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首先要在上课铃响之前进入教室,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教师也应当按时检查、批改、下发。这样,学生便会感受到老师这是在对自己负责,一个有工作责任感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会成为学生的楷模,学生的责任感会在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增强。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发挥课堂的阵地作用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学生一天在课堂里度过的时间约占他们生活时间的二分之一。在这长长的时间里,他们的认知、情感、性格、意志都在变化着。师生间、同学间、学生与教材间的交流日复一日,个性处于迅速的变化和发展之中,他们接触到的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对他们的个性发展和思想形成无法估量的影响。首先,我们应以学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各学科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机地、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把德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其次,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甚至回答好每一个问题,写好每一个字,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的责任意识。再者,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也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批改作业从不含糊的教师,其一丝不苟、细心踏实的行事作风,也会给学生以受益终身的影响。“藤野先生总是认真细致地帮鲁迅先生修改讲义,连血管图的微小偏差都不放过,其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敬业精神激励了鲁迅一辈子。”这样的责任感教育才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极高境界。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应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午餐后教室里盆盘狼藉,周围遍布菜汁饭粒,负责值日的学生不知去向,其余的学生也熟视无睹,各自忙着做自己的事情。学校进行课间操,全班大部分同学动作规范,准确到位,但偏偏有那么几个同学,冒出不和谐的音符,动作拖沓,精神倦怠,严重影响了班级,找这几个同学谈话,他们都说:“我已习惯这样,改不掉了。”

以上都是现在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相信每个老师,都可以举出类似的许多例子,不可否认,当今学生有他们可爱的一面,思想活跃,敢想敢做,不崇拜权威,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是以前学生所不能比的。但是为什么他们面对教室里的脏乱环境无动于衷,宁愿有损班级荣誉而不改陋习呢?归其原因,这是由于某些学生缺乏责任感而造成的。针对这些情况,在开展责任感教育时,我利用以上这些事件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到对自己负责,体现在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承担自己言行所造成的后果等,又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理想等行为负责;以强烈的责任情感推动他们去进行各种负责任的行为。事实也正是这样,学生从以后都很注意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对班级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尽职尽责。正是这些,其实在悄悄地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四、学会承担责任

人天生就有一种需要,表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学生也是如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需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独立的做事,不能无视他们的需要,压抑其自由的发展。学生做事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告诉学生怎样去承担责任,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一味斥责、批评。例如:学生不小心损坏了班级公物,我们要告诉学生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修理好公物或是以其他方式处理;学生在游戏时不小心弄伤了别人,我们应该平静的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把受伤的学生扶起来,送到医务室去擦药……必要时提供适当帮助。学生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会逐渐总结出经验、教训,并逐渐明白: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对自己做过的事负责。

总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实施的过程中,我认为要按照以上几点逐步到位,且要行之有度,不能操之过急,才能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

《浅谈现代教育中责任感及其培养》松辽学刊 (完成时间:2008年10-12月)

《学生责任心及其培养之管见》长江职工大学学报(完成时间:2009年1-4月)

《道德责任心浅论》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5-7月)

                                                 吴晓航

                                沈阳市第四十六中学

2014-1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4-19 11:21 , Processed in 0.01579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