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爱后进生 让爱静静流淌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11:37: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关爱后进生  让爱静静流淌

[摘要] 关爱后进生,与后进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母亲般的爱心使其转化,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反复抓,抓反复,让他们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让爱静静流淌。

[关键词] 后进生  关爱  流淌

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们都有这样一种感叹:教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差生或后进生。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种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若没有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有些后进生也常常是家庭的主要负担。他们若纠集在一起,还会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能不能做好后进生的工作,不只是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班级的荣辱和社会的风气。

学生后进是在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内部后进心理促成的。要做好后进生的工作,就必须掌握其心理特点,遵循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又要考虑每个后进生所具有的特殊的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才能把后进生教育好。他们可能往正方向发展,也可能往负方向发展。为此,班主任必须切实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其具体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与后进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个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必须有威信,只有让后进生信任自己的教师,教师在他们心目中才能建立威望,师生之间才会有一种和谐、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当后进生和教师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后,教学任务就会轻松自如地完成,他们才会喜欢上你的课,并且能认真听讲,在课堂上有问题敢于发言,敢于争论。另外,教师在课后对后进生要多关心、多照顾、多辅导,从而使他们学习有信心,进步的步伐就会加快。我带的班级的后进生和我有话敢说、敢问,有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默契,他们把老师当作妈妈,从老师那里得到温暖,得到关怀,把学习变成自觉行为,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二、母亲般的爱心使其转化

       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班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我经常到学生家进行家访,了解家庭情况。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己任。经常与学生谈心,保持与家长的联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一个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和关心,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过:“对学生在严的同时切莫忘了爱,切莫有嫌弃后进生的想法,越是对后进的同学越应该同情,越是应该爱”。对于后进生,我们应该拿出母亲般的关心、爱心和细心。

三、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小学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四、以榜样带动后进生

 后进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也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崇拜,因此,在后进生中树立榜样,也是教师爱心表现的一部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以优化育人环境的高度着手。在后进生中,选择表现好,进步快的学生,作为后进生的学习榜样,通过他们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来带动后进生,感染他们的言行,促使他们按班规、班风的要求调节自己的思想情绪,培养他们刻苦、上进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加深榜样作用的同时,要加强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选排优秀学生和优秀干部结成帮扶小组,使后进生感觉到他们不是"另一类人",他们同样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在班集体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五、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从七岁到十二岁的小学生,是处在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六、反复抓,抓反复

   后进生在进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现象。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因为后进生的思想转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绝不是“一而就”、“一劳永逸”的。要正确对待后进生转变过程的反复。要深入调查了解反复的原因,坚持不懈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反复教育的工作。对反复的后进生,仍然要尊重、信赖,要坚定信心,对他们在转变过程中重犯了错误不急躁,问题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不要在转变过程中出现反复时,就认为后进生是稀泥巴糊不上墙,失去耐心,大为恼火,甚至新帐老帐一起算,将学生已有的进步、做过的好事全盘否定。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造成师生感情重新对立,前功尽弃。当然,我们不能等待学生出了反复再抓,要估计到转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复,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燃”。

   总之,后进生的缺点、毛病较多,不那么可爱,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抛弃、不放弃后进生,应更加关爱、更加关心他们才是让他们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创作出人生自励自强的奋进之歌!因为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方法,让我们共同创造无私真挚的爱的氛围,让爱静静流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28 06:32 , Processed in 0.02015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