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7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学困生、后进生的转化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20:51: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浅谈学困生、后进生的转化       
摘要:学困生和后进生的转化,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加强班级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初中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学困生  后进生   转化       
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注意对学困生和后进生的转化。如果不注重对他们的转化,很难说能够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好,也就很难形成“学风浓、班风正”的良好育人环境。目前,初中生中“学困生”和“后进生”仍占相当比例,这对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班级建设和管理。因此,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加强班级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初中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我就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关爱学困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
没有对学生满腔热情的爱,便没有教育。确实,诚挚的爱能够缩短教师与学困生和后进生之间的感情距离,赢得他们的信赖,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我用对待“双优生”的感情去对待“双差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当他们学习赶不上队时,热情给他们辅导。当他们犯错误时,批评教育要讲究方法和尺度,要压得下心头上“恨铁不成钢”的火气,要容得下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反复。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是好的。96届学生冯涛同学是一名双差生,该生聪明、好动,而且有早恋行为,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可以说差生的所有缺点在他身上全有体现。分班时他的成绩在我班是最后一名,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不爱学习、经常违反课堂纪律。通过找其谈心了解到,其父一年前做了换肾手术,花掉了家中全部积蓄,每月光药费就两三千元。鉴于此种情况,他有了辍学的想法。为了打消他的这种念头,我在其身上做了大量的、反复的、耐心的工作,并从经济上予以帮助。能免的免,不能免的我就自掏腰包,帮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考时,他的英语成绩是147分,考入沈阳市第11中学。2006届学生陈想是一名农民工子弟,也是一名后进生,入学还不到一个月,家长便来到学校,因孩子上网,夜不归宿,想终止孩子的学业、把他送到工地去。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我先是做家长的工作,然后做孩子的思想工作,经过无数次的家访、谈心,该生有了彻底的变化,2009年中考该生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沈阳市第120中学。
二、树立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教师要鼓励学困生,帮助他们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识。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周弘说:“把孩子看圆了,孩子就像打足了气的轮胎,一跃千里,把孩子看扁了,孩子就泄了气,无力硅步。”学困生普遍自信心差,学习积极性差。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必须要鼓励学困生,帮助他们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识。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学困生,分析他们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从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以闪光点为突破口,进行表扬鼓励,使他们树立“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信心是“学困生”成功的基础,在对待“学困生”方面,一是教师自身要树立起信心,要相信每一个“学困生”不仅有进步的心态,也有进步的渴望,老师只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全身心地投入,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二是要树立起转化“学困生”的信心,“学困生”身上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蕴藏着一些不引人注目的“闪光点”,老师应选择有利时机,适当加以表扬、鼓励,循循善诱,唤起其积极向上的心灵火花。
    要善于把握学困生的闪光点,学困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弱,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格,每当这种闪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进行引导的最好时机。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抓住哪怕是微弱的亮点,也要给予鼓励,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上进的信心。
    三、帮助学困生补缺补漏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方式。
    知识上的缺陷是学困生的本质特征,要帮助学困生补缺补漏,首先要查明学困生现有知识缺陷的性质和程度,查明导致这些缺陷的各种因素。这一过程可借助于教师个人对学困生的日常提问、作业分析、课堂反馈、个人访问及各种诊断性测验等到方法去完成,更要借助于科任老师、家长等一起的“教育会诊”。然后可采取下列方法:(1)组织学困生对教材系统复习,保证学困生对基本知识体系的掌握。(2)对学困生实施“区别教学”,它并不是选择教学,更不是一味降低难度、删减教材、减少作业负担而使学困生放弃努力。“区别教学”的实质就是对学困生进行人区别的特殊帮助,针对学困生在知识中的弱点采用不同方法。(3)为学困生设计适应其程度的个别练习。在这一点上,目前学校通行教师为让学困生掌握知识而要求他们完成大量练习,这往往是白费时间,甚至使学困生丧失自信心。因为,不是作业的数量,而是作业的质量决定学习的效果,若是使学困生停留在多次重复的机械练习水平上,不管教师主观愿望如何,在学习上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教师应从大量练习中挑选最重要、最典型的习题,并考虑学困生完成的可能性,这对学困生掌握知识更有效。(4)注意通过补习弥补其知识缺陷,但这一定要适当,并把这压缩到最低限度,以免造成较重的学习负担。(5)及时检查、了解和评定学困生的学习情况,防止学困生在知识掌握上出现新的“空白点”。 2003届学生徐楠是一名学困生。初二时转到我班,刚来时,英语成绩是二十几分,而且参加了各种补习班,家长想尽了一切办法,成绩始终不见提高,来到我班后,我没有放弃他,先是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让他树立对英语的信心,然后利用中午或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其辅导,经过在我班一年多的学习,英语成绩突飞猛进,中考成绩为111分,家长逢人便说:“是关老师救了我家徐楠,要想学好英语就得找关老师。”
    四、利用家庭力量齐抓共管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保障
    学校、家庭是学生最主要的两个活动场所,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的形成也与家庭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我发现主要有这样三种情况: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灌输不正当的“处世哲学”,养成学生懒散任性的坏习惯;另有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以致孩子能力达不到,长期心理受到压抑,最终导制厌学,成绩一落千丈;再有就是父母对子女要求不一,父亲要求严了,母亲就护着,这样使孩子有恃无恐,形成心理变态,表现出撒谎,不认真学习,对自己要求不严等。所以在工作中我注重协调家庭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在这个方面,我主要是采取开家长会的形式,把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家长理解并配合我的工作。
    其实作为家长,他们也急切地想知道孩子在校的情况,想了解学校教育内容,也会审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因此,我一般会在每学期开学不久,就精心设计安排一次主题明确的家长会,如以“推进素质教育,使孩子成为明天的栋梁”、“让我们健康成长”、“为了不使孩子落后”、“托起明天的太阳”等为题的家长会。会前,我让每一位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或一段话,内容包括入校两月来的学习、生活、收获以及最高兴的事、最遗憾的事以及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在家长会上,让学生将自己所写的信或话提供给自己的父母,使家长看后就能大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情况以及自己孩子的一些想法。之后,我重点向家长介绍我管理班级的工作思路。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了解我所确立的教会学生“六个学会”的思路,即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生审美、学会创造,以及所开展的行为习惯教育、健康心理教育、勤奋学习教育,明白我建设优秀班集体、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工作目标。最后让学生表演自编自演的节目,让同学个个上台展示自己,使每一位家长看到自己孩子闪光的一面,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教师的教育下所形成的综合素质。
    通过开好家长会,让家长知道老师的工作思路后,就会主动地配合老师开展工作,在学困生的转化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不断地探适合学生的新方法。教师要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他们,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把赞许的语言讲给他们。使“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爱他们,我们不差,他们就会产生不断进步的勇气,使学困生都能沿着正确的轨道转变,早日变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生”。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8-7 12:39:13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板凳
发表于 2011-8-7 13:16:12 |只看该作者
班级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进生的学习情况,真的需要我们重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地板
发表于 2011-8-7 13:21:37 |只看该作者
老师的方法值得借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6-3 15:53 , Processed in 0.01623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