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名班主任3e142 于 2015-6-4 11:35 编辑
语文课堂 应多一些等待 新课改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强有力的促进剂,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但是在课堂上,仍有部分教师由于过分追求教学的“完美”、“圆满”,担心时间被耽搁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总是把学生的提问、思考、解答当做“例行公事”,置学生于课堂以外,教学就成了演绎、完成教案的过程。语文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习语文的乐园、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基地。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语文活动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学会耐心地等待。 一、 等待,给学生一个交流的空间。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当一个学生的想法正符合教师所需要的想法时,教师会马上“明锣收兵 ”,开始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例如《春》这一课,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教师用幻灯片出示了一个填空题:围绕着人与自然和“春”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第二部分的内容:“人春,大自然春。” 结果出现了七种不同的答案: 1、人看春,大自然绘春。 2、人逛春,大自然呈春。 3、人赞春,大自然报春。4、人赞春,大自然现春。 5、人喜春,大自然现春。6、人赏春,大自然绘春。 7、人盼春,大自然现春。 在这些答案中,第六种答案是教师最需要的,于是及时表扬了这种答案的同学:“你真聪明”。接着,教师问同学们:“在这些答案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呢?”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我最喜欢第六种”教师一听非常高兴,马上称赞:“你真棒!老师也认为这一组最恰当”。此时,下面有位同学小声嘀咕:“我还觉得第四种好呢,“现”字把大自然写活了。“可是老师全然不顾,而是继续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然而学生们并不善罢甘休,出现交头接耳的现象,老师高声说:“请同学们保持安静好吗?”总算稳住了学生。试想一想,老师刚才如果等一等 ,给学生一个平等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再适时地给予点拨、引导,学生自然就会接受比较优秀的观点,从而积极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去。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时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课堂上,当学生出现差异时,教师就应该耐心地等一等,允许学生暂且保留这种差异,给他们交流的机会。他们在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思维不断被激活,经验不断被唤醒,不断冲突碰撞中,自然会消除困惑,豁然开朗。 二、 等待,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 教学时,为避免学生出错,教师常会亲自上阵,尽可能地扫清路障,确保学生解决问题的畅通无阻。例如《济南的冬天》一课,在整体感知“山”那一部分时,教师引导提问:济南冬天的山很美,让我们分别给这三种氛围中的小山起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吧: 1、阳光朗照下的小山-----() 2、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3、城外下的小山-----() 沉默……沉默……于是,教师为了赶时间,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答案靠拢,就这样学习难题轻松的突破了。应该说,教师这样的处理,的确节省了时间,确实让学生少走了许多弯路。可是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吗?在问题前,教师首当其冲,给学生分析,其实正好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应相信学生,让他们去尝试、去碰壁,在碰壁中引发思考,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的发展。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教师们都有很强的课改意识,在教学设计中,都能注意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又总是担心学生学不好,总是牵着学生的思维,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影响着学生。其实,大胆地暴露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在尝试中体验,在障碍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体现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而这样的获取知识也是学生最容易理解的,记忆最为深刻的。 三、 等待,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 课堂上,教师经常担心孩子偏离自己预设的轨道,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于是,当孩子突然冒出新想法时,教师便想方设法遏制他。例如在《春》一课导入中,教师情境导入:“春天的景色很美,谁能用语言描绘一下,你心中的春天的美景呢?”一个学生兴奋地说:“我到黑板上划出我心中的美景吧!”教师怕影响了自己的教学实间、教学任务,赶紧制止说“下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自己画一下你心中的美景好吗?现在,我们共同去欣赏朱自清笔下的春天的美景!”学生无言以对,只好默默的坐下。这样教师受着教案的限制,毫无防备学生会自告奋勇展现自己。处于课堂的设计,只得委屈学生重新回到起点,与教师齐步走。其实,教师若能在此处顺坡下驴,等一等,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相信课堂会更精彩,师生会有更大的收获。 四、 等待,给学生一个反思的过程。 课堂上,当学生的回答出现差错时,教师经常会发出权威性的话语,一言而改之。例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有个学生在判断修辞时把“给衰微的民族开一济文化的药方”的修辞说成是夸张。教师急忙纠正说:“看清楚了吗?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药方?再看把衰微的民族当作什么来写的?”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知道了这个句子的修辞是“比喻”和“拟人”。其实错误已经出现,教师应该耐心的等待,给孩子一个反思的过程。让他们自己去讨论,自己去否定、修正原先那个错误的判断。自己去推理,原比教师直接告诉要有效的多。 课堂上,当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不要急于修改、更正他们的错误,不要急着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把完整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学生在没有经历新实践,探究体验的无意识状态下,其所得知识是模糊不清、不透彻的,是很容易淡忘,不够可靠的。停一停,给学生以等待,给学生一个反思的过程,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认识,同化、重构新的知识。 课堂上,我们应多一些等待,学生就多一些自主探索的经历和体会、多一些对问题的深思和熟虑;多一些等待,学生就多一些与他人合作的机会和体验、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学会等待,你的心中就装下了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学会等待,课堂才能充满了灵活与活力。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学会等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