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探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经过对各层面工作的反思与探究,认为焦点集中在学校的“管”、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三个个方面,即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管理不规范、不公正会影响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教得不积极,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得不主动,学习激情不高,是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我在反思与探究中认识到,只有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规范师生课堂行为,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狠抓教风和学风,教学质量才能逐步提高。
一、抓好常规管理,强化师德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要有健全的常规管理制度或办法。俗话说得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哪一行业,必须有一套可行的管理办法,教育行业也不例外。而且,它有别于其它行业,它的管理对象是人----老师和学生,既要有制度的制约,又要有人性化的关怀,,竭尽全力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这是教育行业的特点。 第一 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制度是管理的依据,我们应相继制定并逐渐完善一整套教学制度,主要包括:《考勤制度》、《备课制度》、《上课制度》、《科研制度》、《听评课制度》、《教学量化管理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证政策的可操作性,从而使我们的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在制度的落实上,首先是带领老师们不折不扣的学习这些制度,只有老师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制度,才能更好的去执行制度;其次,学校按时执行完成检查,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无论有任何事情,检查都能如期进行,如果有要紧的工作要做,加班也要如期完成,不然,你说了不算,教师就可以不按你的要求去做,制度就会被践踏。 第二 计划的制定与落实 管理,要管,也要理。理,就是条理,就是我们的工作计划。学期初,要依据教体局、学校的工作安排意见,制定学校一个学期的工作计划,圈定每个月的主要工作。然后,根据这个总体安排,在每个月再具体划定每周工作安排,落实周间活动计划,具体到人。这样,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早知道、早准备。工作起来心中有数,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做到忙而有序。教学工作计划不应该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具体的活动安排。 第三 强化师德建设 一提到要规范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我就会想一个问题:我们的制度定的再细、再全,对“认真”提的再多,到底能起多大作用?试想一下——对于那些教了二三十年已经养成辛辛苦苦、勤勤恳恳习惯的老师我们还有必要用制度去管理吗?对于那些勉强能应付得过去的老师,我们和他他制度,他能承受得了吗?那些不太愿意备课、甚至不愿意上课的老师,我们用制度去管理、去约束,有用吗?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责任重大。因此,我们的老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和讲明道理上,还通过教师日常的言谈举止,为人师表的作用把师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如何搞好师德建设,我有以下不成熟的想法供参考。 首先是建立健全师德规范。结合县教体局的《师德建设方案》,制定适合我校实际的师德规范,并在大会上组织学习。通过对规范的学习,老师们知道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不能动做的。通过师德规范的制约,使每位教师都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导者和师德实践者。 其次是激励与奖惩制度。要定期总结经验,树立典型,通过召开师德表彰会、经验交流会、主题演讲会等多种途径,弘扬和表彰优秀的师德代表人物和师德典型,使热爱教育事业,甘于奉献的老师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承认,使他们的人生价值在平凡的教育岗上大放异彩。同时,在教师中进行经常性的法律法规学习和教育,剖析典型案例,从中汲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对严惩违反师德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的做法,与人事部门协调,把师德作为教师评先、晋升职称、提拔重用的一个先决条件,作为一项硬件条件与上述内容挂起钩来。 第四是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制度。一是学校聘请教育行风建设监督员,对学校办学方向、收费情况、教师职业道德进行检查监督。二是学校、学年组建立师德评议制度,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民主测验,请家长来校参加座谈会,学校从中真实了解教师的师德现状。三是上级部门繁学期至少到学校进行一次考核,通过个别谈心、民主测验、检查学习情况、翻阅检查各种记录,了解教师的师德现状,使学校各层次人员在个统一的监督制度之下,保证所有的人都具有良好的师德。以上是对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及制度保障方面做一些思考,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二是以奖励为手段,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促成积极向上的教风
我对老师们现在的思想概括为三种情况:一是对奖励不痛不痒,不感兴趣;二是反正教好教差基本一个样;三是反正再努力也不会受到奖励,那就由他去吧。目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队伍的“乐教”风气不浓,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情感激励:从人文环境上看,我们应该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人在良好的心境下,心情愉快地去做事,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工作才会做的有成效。每位教师都是学校中的一分子,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工作中度过,学校就如一个大家庭,他们都希望有一个团结、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以情感激励教师积极地工作,关心教师的生活,关心教师的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我们如果能够和老师们能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能让老师们了解我们工作的压力。从情感上和道义上的得到满足的老师们会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二、物质激励:人活在这个世上,首先的需求是能吃饱肚子,穿暖身子,住上较好的房子。作为一名事业单位的教师,他们的生活来源只能是工资和学校的福利,所以,物资激励是他们努力工作为了能过上相对舒适生活而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但物资激励讲究的是价值的对等,这就要求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科学的评价考核制度,对教师的德、能、勤、绩、廉都能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钱不在多,关键是要发在点子上。 第三、荣誉激励:荣誉激励即榜样激励,包括授予称号、发证书、奖状等。树立榜样,可使教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努力的方向,从而产生巨大的动力。榜样可源于本校中的各种先进典型,也可源于其它学校或社会的杰出人物或优秀典型。所举之人,所讲之事,所讲之时,所树之人,尽量让教师能够“心悦口服”,以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合理地运用榜样激励,可使教师形成人人学榜样、赶榜样、争当榜样的良好氛围。 第四、个人价值激励:管理者可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以此激发教师们的主人翁精神,亦可满足教师尊重、信任、或自我实现的需要,让教师参与管理有助于满足教职工对责任、成就感及自尊的需要。一方面,教师本身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素养,具备参与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事务本身比较复杂,管理者无法了解所有的情况和各个工作细节,若允许教职工参与决策,可以让了解更多情况的人有所贡献;而且也能使领导及时全面地把握教师的心理状态,个性特点,工作能力,使管理更富有针对性;其三,参与决策可以融洽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参与者对学校作出的决定有认同感,领导者的管理思想、意图,可有效转化为教师的共同意识,使之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每个环节中,有利于学校决策的执行。 只有激发教师的热情,增强教师的责任感,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营造积极向上的教风。才能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好更快的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狠抓“学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知识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绩好,也希望自己所在班级具有良好的学风,这也是每个家长、老师所期望的。培养良好的学风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很多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学习,而是因为学习没有目标或是因为目标不明确,学习没有动力,因而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之以恒地投入学习。对于这些学生,首先就要进行目的教育,要让他们明白来学校的目的,告诉他们这里不是混日子的地方,也不是我们浪费大好青春的地方,这里是我们学知识、长见识、成才的地方。另外还要让学生制定学习奋斗的目标,包括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并且隔一段时间要修订一次,并不断激励学生向目标奋进。
第二、培养学习尖子,带动良好的学风。学习尖子在学校的名次好,这也很能鼓舞班上其他同学好好学习,因为榜样就在身边,他能学得好,我为什么就学不好呢?难道我就不能超过他吗?这样大家你追我赶,班上必然在学习上形成一股竞争的风气,然后老师再加以正确的引导,给学生讲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鼓励每个学生都向前冲,这必然会在班上形成一股良好的学习风气。尖子生在级部的名次好,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也为班上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学们看到级部学习尖子就在身边,有学习的榜样,学习兴趣也变浓了。大家你追我赶,这不仅使班上涌现了一批学习积极分子,而且整个班的学风也变浓了。
第三、激励后进生向前进,促进学风建设。激励后进生,让后进生也投入到学习中来,也是培养班级学风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实际上,一个班中最不爱学习的学生就是那些后进生,往往就是他们这几个人,闹得班上鸡犬不宁。这些学生管理得不好,班上的纪律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学风了。但这些学生一般都还是比较懂事,都知道来学校的目的是学习,而且也想学习,他们不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基础差,不会学习,或是成绩离目标太远而破罐破摔。在这时,如果仅对他们施以批评和惩罚是无用的,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对他们施教学法,使他们知道该怎么办。对于我班这些学生,我告诉他们应该尽可能搞清课堂上的基础知识,再求慢慢提高,有不懂的地方就一定要问,每天只要学到一点知识就是进步,并且不断提醒他们。这样他们就会感到被关心、被指导,从而信心倍增,不断努力把学习搞上去。连后进生都努力学习,全班的学习风气肯定会很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