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之花开满数学课堂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初探 摘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全面推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创新意识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努力创设创新课堂,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数学创新加强实验操作提升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存同求异,培养创新意识,增加应用意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创新意识;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全面推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何将数学课堂变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把创新教育贯彻于整个数学教学中使小学生好奇,好趣,追求创新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这就就需要数学教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努力创设创新课堂,让创新成为数学课堂的主基调。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需要努力做到以下方面。 一,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马斯洛说过“创新与创造发明一样都需要心理的宽松自由,只有心理的安全才用心理的自由。”扮演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对学生应当倾注全心的爱,努力做到眼神宽容,语言得体,教态可亲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课堂中要多用鼓励的语言:“你能行”,“你真棒”,“帮个忙”,“试一试”师生之间互相信任,彼此交流热烈,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如:学习《年月日》时课本中讲到“拳头记忆法”和“口诀记忆法”,我让学习小组内学生个互相演示,给小组成员看。给老师看,比一比谁记忆的快速正确,只见全体同学参与到学习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异常活跃起来,我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记忆方法。学生思考起来其,纷纷举手回答,把自己的想法和发现同伴和老师分享, “把一年中的大月分成两部分,7月和7月以前的月份是单数,7月后的是双数”这下子学生又有了一种新的记忆大小月的方法,同时学生记忆的更加准确牢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数学创新。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开动脑筋,大胆设想,积极探索,小心求证。这就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设问题情景是,深挖教材有关的教育资源,更能促进学生进行数学创造,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讲授《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先让学生类比比,分数,除法三者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不过是形式的不同,接着引导猜想,“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中的分数基本性质,那么比中是否会不会有一个类似的性质?学生对这一猜想作出肯定后,自然而然类推出了“比的基本性质”。 再如:在讲述完一圆柱的体积公式“V=sh时,我让学生思考,以前还学过这个公式,学生积极思索,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都列举出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三种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会一样呢?学生大胆猜想,师生热烈交流,原来这些图形上下一样粗,紧接着组织学生想一想水泥管,钢管,三角铁能不能用这个公式计算体积,这样即组织积极主动的获取新知,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加强实验操作提升创新能力 动手操作,实验论证是小学教学的重要方法。数学课要有意识安排一些诸如“自制教具”“画摆做拼”的动手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手脑并用,相互促进,让学生去实践去创造。 如在讲授《长方体和正方形》时,让学生在家中搜集多种长方形正方形模型,并找出顶点,棱,面,观察相互的位置数量关系,展开图的形状等,加深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有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立体意识。通过观察画出长方体正立体三视图,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就会去创新,而在操作中又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 鼓励学生存同求异,培养创新意识 一题多解是求异思维在数学教学的体现,要求教师教学中鼓励学生打破常规,不被成见所束缚,标新立异,敢于创新,多方面观察,多角度分析,例如应用题“一条公路长1200米,20天修了2/3,剩下的还需要多少天修完?学生解答时,有以下几种列式、 ① 1200÷(1200×2/3÷20)-20 ② 1÷(2/3÷20)-20 ③ 20×(1×2/3)÷2/3 这些方法有的用了具体数量1200千米,有的没有用,有的用了归一法来解,有的使用了倍比法。学习了比例应用题后,教师启发学生将比例的知识加以运用又得到了如下解决方法 ④ 1200:(20+X)=(1200×2/3):20 ⑤ 1:(20+X)=2/3:20 这样,学生在求异中不断锻炼思维,逐步拓展解题方法并逐步趋向应用创新。 五:增加应用意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的生命就在于应用,把所学知识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激发内在需求,主动积极思考钻研,进行创新探究 例如: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后,要学生思考,要把教室地面用方砖铺满,需要多少快方砖,你有什么办法?要求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和个人思考相结合后制定了方法。①测量教室长和宽,并计算面积S=ab。②测量方砖边长并计算面积(注意单位统一)。③用除法求出所需方砖总块数。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终身发展着想,创新使用教材,让学生自行创新探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创新之花开满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⑴《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1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⑵《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第9期第54—55页 ⑶《济南教育》2009年第5期第34页 ⑷《江苏教育》1999年第2期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