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13:30: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观看了胡新懿教授的《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讲座,他深入浅出的剖析了教育的实质性,现实性,我受益匪浅。确实现在的教育导致了以下几种现象,真令人堪忧。
    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仍然未能有效扭转。许多中小学生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睡眠少、体育活动少、社会实践少,因此失去快乐的童年、自由成长的空间和多样性发展的可能。   
    二、青少年思想品德状况存在着令人忧虑的问题。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意志力薄弱,不讲文明礼貌,生活方式不健康,缺乏爱心和尊重生命的意识,缺乏团结友爱互助精神,甚至有极少数青少年缺乏基本的是非观。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日渐突出。
    三、青少年的身心素质发展不容乐观。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肺活量数据持续下降,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上升,初高中视力不良。心理素质方面,许多中学生步入校门时的心情感到“郁闷”、“紧张”、“疲惫”、“厌烦”、“焦虑”或“恐惧”。
    四、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
    实施素质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而现状是还有很多的教育部门依旧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各大学校进行排名评价。而这恰恰直接影响着各大学校的行动所向和一线老师们的日常的教学活动。此现象是我们最不重视的却是极具影响力!作为父母的或即将成为父母的我们担忧的孩子的未来幸福。。。。也强烈的期盼着对我们的孩子有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力。可见课改应是一系列的到位的改革。
    因此,作为教育的人不得不调整战略,关注课堂对学生的影响。那就是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学校要把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 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和归宿。素质教育是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
    在教育教学中 “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同时深切的认识到素质教育的目标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倾向,顺应了当代国际教育人文化的潮流。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体现是育人为本,体现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这样的理念为办学宗旨的话,我们学校定会有长足的发展,最终都将是落脚在学生的发展上。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度的这几年,我们始终在尝试教育将两者有机结合,即培养了学生的自身素质,又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其实这两者本身是不矛盾的,素质提高了,考试肯定能考好,这是必然的。要改的其实就是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从思想上认识。认识的转变是非常必要的。施教者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被教者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转变。教育之本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之难在于农村地区的教育。如何改善农村地区的师资水平是应认真研究的课题。
    听了胡教授的讲座,也引发了我对当前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在当前成为热门话题的教育问题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似乎普遍被看成了一对对立范畴。于是便有了“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提法。我赞成素质教育,也认为目前我们的教育制度有问题,乃至有危机,亟待改革。但我反对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起来的提法,也不赞成把“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作为教改纲领。这样的提法并未抓住如今教育危机的实质,这样的纲领更可能误导教改。 所以,我认为一定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教改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教师要关注学生整体生命的发展质量,不只是知识! 我想,我们需要很好地反思,脚踏实地去努力,去践行!学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能力培养,既教书又育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身体力行贯彻推进素质教育新政精神,努力尽自己的力量为学生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人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21:08 , Processed in 2.66650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