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署期观看刘京海、张人利、崔其升、宁红兵讲座视频的 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13:36: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今年署假期间,观看了刘京海、张人利、崔其升、宁红兵的讲座视频。学习之后,反思自己的工作和做法谈谈一些想法。
从刘京海的报告视频中体会到:学校管理要将人性化管理和竞争机制结合起来
教师是一个有知识、有素质、重情感的群体,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管理方式更能让老师信服。做到人性化的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把握好校长的定位。刘京海校长给校长们的定位是“包工头”,我认为很有道理包工头就是带领工人干活的领头人,换言之,校长就是带领教师干活的领头人,说白了就是不要拿自己的职位当官做,等级分明、高高在上的领导只能让人敬而远之。有了这种定位,才能踏下心来,和老师们打成一片,团结在一起,认认真真做一个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其次要有宽广的胸怀。学校的教师都有其长处,也都会有不可回避的短处,校长要做到扬长避短,用其所长,挖掘出教师的最大潜能。要学会少指责教师工作上的失误,对他们的成绩、优点尽量多给予赞赏和表扬。对教师的“过激之言”多给予忍耐和理解,尽量与他们多沟通、交流从中感受教师的酸甜苦辣,如果处处以挑剔的眼光看待教师,那么教师就不会有工作积极性,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就不会融洽,
刘京海校长在报告中讲到,校长要以解决问题为价值取向。事实上,我们做的每项工作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要用心,解决问题要有智慧、有思想,要做到公平公正,以理服人。刚到这所学校,发觉大多数教师工作作风懒散,没有积极性,通过多方面的调研、沟通、了解,我们找到了问题所在,大多数教师对学校的评价机制不满,觉得干好干坏一个样。发现了问题我们就着手解决,领导班子成员在一起探讨,从学校的千分考核政策入手,将竞争机制引入千分考核中。工作效率最能反映出的态度,所以在千分考核中我们更加细化了工作绩效部分,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并增强可操作性。这样一来,在全校营造了一个竞争氛围,激发教师在健康的角逐和良性的竞争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量,让干活的人,干得好的人得到应得的实惠,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从张人利的报告视频中体会到:教学要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课?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写作业?为什么素质教育举步维艰?那是因为我们始终不敢破釜沉舟地真正还以素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不敢打开校门,不敢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利;我们关注的是学生的分数,领导关注的是我们的分数。
     后茶馆式教学使我心中的疑问得到释放。“后茶馆式教学”就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何谓“后茶馆式教学”? 上世纪80年代,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提出了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在上海乃至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教育部肯定,也为各师范大学教育学者的赞同。而张人利校长结合新课程的理念,以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为基础,探索这一教学方法的发展,并且把这种发展后的“茶馆式”教学称为后“茶馆式”教学,简单来说“后茶馆式教学”就是: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
同时张校长还强调了一点,“老师讲得不完整的课才是好课,老师讲得完整的课不一定是好课”。后茶馆式教学的现场理念是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他认为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听完观摩课和张人利校长的报告,我们深感到“后茶馆式”这种教学方式是有实效的,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进行的,它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是一个“议”字,它提高了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是提高认知效果,减少无效劳动,它不但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但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真正做到精熟文本,才能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形式更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从崔其升的报告视频中体会到:从学生的自主性出发来提高课堂效率。
“让学生成为发展的人,让学生获得成功”是杜郎口人始终坚守的教育教学理念。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让他们亲身感受、体验,积极思考、判断,让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并亲自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所感、所悟、所得淋漓尽致的说出来。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观使学生们的表现欲、成就感、认同感得到了充分的夯实,并达到了良性循环的绝佳效果。
“怎样才能做到这些?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兴趣达到这种境界? 让学生全身心的去感受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精神、健康追求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就能做到。”崔校长如是说。
你听说过课堂教学理念创新、变革和“包产到户”有异曲同工之妙吗?崔校长生动、朴实的形象比喻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创新型、智慧型校长的绝妙之处。包干到户的实现让“一样的工具、土地”具体到了每个人,让生产的权利回到了每一个劳动者的手中,真正改变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生产大权“生产队长”一个人说了算的无稽之谈,让每位劳动者有了决定种什么、怎样种的决定权、让每一位生产者真正成为了“生产”的主宰者。旧的教育教学理念下的学生就像是没有任何支配权、抉择权的“生产者”,在教师这个“生产队长”一言堂的支配下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可言,何谈学习的兴趣,何谈学习的主动性?打破教师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交到学生的手中,教师则作为学生的朋友,发挥主导、引领的作用,让他们想学习、会学习,会用心。教育教学理念本质性的变革,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未来,让我们每次收获而都是惊喜、希望!
从王敏勤的报告视频中体会到:课堂上教师何必要包办代替?
王教授在这次报告会上重点讲解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五大教学环节和“三级建模”的理念。提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做到“堂堂清人人清”,尽量不留课后作业。对于不会的学生要及时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不使一个学生掉队。每堂课的“达标测试”是很重要的,对于学生不会的问题要及时矫正和帮助,做到周清、月结、期末大回放。提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思想是,任何知识教师都不要急于先讲,而是先提倡学生自学,学生自学不会的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小组不会的通过大组或全班讨论来解决,教师要退到最后一步。一堂课老师讲多少时间不要硬性规定,要根据教材的难度和学生基础来定,如果学生自学能够解决80%,老师就要讲20%;如果学生只能自学20%,老师就要讲80%。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大组汇报”之后的“教师点拨”,不仅要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究所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类知识最好的方法。王教授倡导师生共画“知识树”观点极有现实意义。“知识树”是和谐教学法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就是以树状的形式表现教材的知识结构,表述一门学科知识的结构,它以其形象直观,脉络清晰,而便于教师和学生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线索,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的一种好的方法。“知识树”为师生准确把握教材体系、理顺知识结构,理解知识地位与作用,整合教材提供直观素材起到了重要作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21:31 , Processed in 0.01650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