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身材大作用——班主任工作家校联系新方法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13:52: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小身材 大作用
               ——班主任工作家校联系新方法
“小身材”是去年我班开展《每周三卡—农村小学家校互动教育新途径》小课题研究的三种卡片,分别是分享卡、提示卡、温馨卡。
“小身材”研究的意义
家校互动教育策略的研究是针对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互相脱节的问题提出的。家校互动教育是指作为影响学生发展的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家庭和学校目标一致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就会相互合作产生合力,而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冲突,出现干扰、阻止和破坏教育的行为。实施家校教育互动策略旨在利用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庭、学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合力,实现学校、家庭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一致性与和谐性。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对于市场经济条件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补充,进行了实验性的探索,给予单亲家庭、经济困难等特殊家庭的孩子予以特别的关心和照护,给予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予以补偿性的教育和关心,让学生在享受国家义务教育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家庭式教育的关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牵涉了成年人的太多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特别在农村父母们早出晚归,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一些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未成年人中出现了很多沉溺网络、厌恶学习、心理自闭、性格孤僻、打架闹事,甚至偷盗等问题,使得学校无所适从,学校教育显得十分苍白乏力、势单力薄,家庭教育没有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学校教育也未能与家庭教育完全融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需要。要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就必须深入研究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影响,并在实践中探索适应当前新形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和方法,用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由于我校所处农村,因此家校互动教育更为薄弱,农村家长早出晚归,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再加上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孩子大多为“放羊式”教育。针对这种情况,寻找有效的家校互动教育的途径是本次课题的重点。
我们试着通过每周一次三种卡片的发,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特别对于班级建设起到一个良好的辅助作用。这是我们“小身材”研究的出发点。
“小身材”的样子
“小身材”与A4纸一样大,有三种分类,三种颜色。
分享卡(绿色),把学生在班级一周内的点点滴滴的进步记录下来,写成寄语发给学生,让家长一起来见证学生的进步,让家长感到老师重视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在班级里也是很棒的。
提示卡(黄色),把学生在班级一周内所欠缺的方面向家长加以提示,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表现,引导家长如何去帮助学生逐步改掉不良习惯,促使教育合力的形成。
温馨卡(粉红色),在一些重大节日,以及学生生日时,为学生发放贺卡,让学生及家长更深入地感受到学校、老师的关心,用简短温馨的话语去温暖家长的心,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
在每份卡片的下方有一个回复处,便于家长把自己的意见与老师交流,也可让学生代为转达,老师记录在上面,再通过其他方式加以交流。
小身材 大作用
虽然三种卡片大身材小,但对我校的家校合作起到了大作用。
(一)学校层面
1、建全了家校互动机制。制定了一些制度,如《家长投诉受理制度》、《家长委员会章程》、《优秀家长评选取制度》、《教师家访制度》、《家校互动听课制度》等,这些制度了建立提高了学校教育整体效益,密切了学校与家庭联系,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2、组建了一支优秀的家委会,参与学校的管理。过去我们组建小家委会,往往是每个班的班主任,任意选派几名,那么能过此次小课题研究之后,每位班主任,以〈家长委员会章程〉为依据,从每届优秀家长评选中选出,这些家长整体素质较高,他们能从学校的长远的方展出发,站在学校、家庭“两者的高度去看代问题,为学校提出了一些确定可得的建议和意见,有效地参与了学校的管理。
3、进行了三届优秀家长评选。经过三届优秀家长的评选,学校进一步完善了优秀家长评选的制度,并且作为一种传统,把它连续了下来,成为学校、家校互动的一种特色。
4、摸清了特殊家庭的情况,并为之建立一系列的帮扶。通过此项小课题研究,摸清了每个班级存在的特殊家庭情况,学校为不同的特殊家庭与学生,制定了相应的帮扶计划,如《留守儿童帮助计划》且落实到每一位班主任和任科老师。从学校到班级在到任科老师,每一位老师参与进来,共同关心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教师方面
1、了解到了家校互动的重要性。在进行小课题研究时,我们经常会组织老师进行有关家校互动理论的学习,了解到家校互动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地掌握了学生在家时的生活、学习情况。
认识到家访的重要性,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了重要渠道,以前学校老师的家访是走于形式,小课题研究后,老师们会与家长面对面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学会了一些的家长交流的方案,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改变了过去,理怨、指责、批评的家访作风。
2、家校联系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教师要想提高学校教育的效果,还要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庭结构、父母职业、家长素养等,通过课题研究,实验教师在三卡的带动下,通过各种渠道深入学生的家庭,了解其家庭状况,做到因材施教,有效地转变了一些学困生,提高了教育效果。
(三)家长方面
1、家长有了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首先家长转变了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家长总在认为学校管理应属于学校那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经过小课题研究之后,由于三卡的带动,一些优秀的家长正在潜移默化的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虽然仍旧处在一种被动状态,但也有了参与的萌芽和意识。其次经过小课题研究家长最大的改变莫过于对孩子教育方式的改变,通过三卡的交流,家长由原来单纯的打骂变为了谈心教育,面对一些事件,家长能心平气和的座下来谈心,因为三卡的传递,家长能更清楚,全面的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那怕“我的孩子是双差生,老师也关心我的孩子,老师都没有放弃,作为家长我们也不能放弃”这是一位家长在三卡中的回复,这种回复,也让老师积极的面对工作,让每一位孩子都有进步。
2、家校联系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家校沟通能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开展针对性教育。特别是有利于家长及时掌握了解孩子心理动态,保护他们的安全。家校互动时,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话题也应该是多方面的。课题研究前老师与家长商量孩子的学习、老师关心孩子的生活问题。但是,随着课题的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生理、心理问题都成为了讨论的内容。家校互动向深层化方向发展。
3、有利于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这在本校尤为严重。家长把学习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针等诸多教育误区。通过三卡的交流,以及家委会、家长会的交谈、讲座,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还要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等,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四)学生方面
1、学生认为老师更懂得自己,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了很大帮助。学生更愿意与老师交流了,特别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有一些小秘密愿会与老师分享,因为通过三卡的交流,他们认为老师更懂得自己了,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他们感到老师的爱就在自己身边,逐渐地在改变着自己,德育教育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之相关的学习情况,也大有好转,厌学习少了,刻苦学习的多了。
2、父母对自己也更了解。
通过小课题研究后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认为80%的学生认为与父母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了,而且遇能与自己沟通了,与先前的问卷调查,提高了50%,可见通过三卡的交流,一些家长逐渐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学生说父母更理解自己了,而家长说孩子更听话了,家长与孩子地有效沟通,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使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达到一致并互相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这样的家校互动的研究中,我们取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成果。但是我们的研究还在继续……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5-11-19 11:38:34 |只看该作者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4-27 21:54 , Processed in 0.02248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