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学习冯恩洪《德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报告有感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9 20:03: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以及生活道德的内涵和外延等也随之发生着变化。热爱生活,善于营造健康、愉快的自我生活,能够与他人共同生活,积极地、安全地、负责任地、有创造性地参与社会生活,已经成为社会对每一个成员的基本要求,帮助儿童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从而学会与人交往、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课程目标和学科定位。然而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还存在着重道德认知学习的倾向。教师重讲解,学生的学习的过程过多强调道德知识的记忆、背诵和理解,忽略了情感、意志、信念、生活等对于道德学习过程的地位,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的直觉、灵感和顿悟,这种教学并没有触及到学生的心灵,因而学生的道德学习也是无效的。实践表明,真正能走向学生心灵世界的德育才是有效的德育。

一、“道德学习”的阐释。

20世纪以来,国外关于道德学习的研究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最为深刻和著名。皮亚杰主张,道德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是儿童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不断改变和更新既有的认知结构,自主、能动地建构自己的道德观体系的过程。他将“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强调活动和动作是儿童道德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可见他的思想还是有其巨大理论价值的,但他把道德学习定义为认知型道德是有局限性的。事实上有效的道德学习需要的是基于生活经验之上的认识、反省以及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和感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活型道德学习的提出实现了对认知型道德学习的超越。

二、实践有效道德学习的策略

(一)链接学生的生活

道德不是独立于人的生活之外和游离于人的生活之外的东西,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之中。学生与生活与道德的关系就好比鱼与水的关系,鱼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动物,它与水有着不解的因缘,鱼一旦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就会死亡,所以说脱离生活的道德是不存在的,学生也不能脱离了生活而习得道德。《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设计就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等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感受完整的生活,在具体的生活中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道德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陶行知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动力源。如果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儿童的日常生活相脱离,儿童不熟悉、不理解、不需要,就不会喜欢并难以接受。脱离了生活课,学生是很难有兴趣的,也就很难形成道德体验,进行道德判断、选择,更不能形成道德行为。德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是道德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道德无法生根发芽。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还不在于德性的培养上,而在于生活,是美而善的生活。因此,没有生活的德育是“死德育”。有效的德育必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且回归到生活中去。

2、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

每个学生的经验世界都是独特的,渗透着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学习者常常对同一个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这样的知识才是“活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建构新知识的基础,让学生从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链接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与学习者自身的经验相联系的学习才是符合儿童自身的需要,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激发起儿童的兴趣,才能产生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可能将学习的结果转化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并不断改造和推进的经验建构成自己真正的生活。如在升国旗这节课中,我会让学生观看本校升国旗的视频,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升国旗时的表现,就会反思,产生升国旗时我应该怎么做的道德需要,进而转化成自己的道德行为。

(二)无形的文化渗透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其教育效果就越大。”人在一定的文化环境、道德环境中生活、学习,周围环境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规则、习惯等除了以直接明示的方式,通过人的有意识心理活动而发挥显性教育影响外,更多地是在不知不觉、耳濡目染中通过无意识心理活动接受感染、获得暗示、进行模仿。因此在整个教育环节中,无论何时、何地,都有道德的熏陶隐藏其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犹如春风细雨,滋润心田却毫无声息。如教室的环境布置,课堂气氛的调节等。教师温柔的话语、亲切的微笑,教师耐心的听学生把话讲完,教师细心的收拾讲桌,教师温柔的对待每个孩子,对孩子都是无声的影响。就拿培养学生倾听习惯而言吧,低年级小学生是不习惯听别人讲话的,他们往往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当别人讲话时又与己无关了,这样的习惯如不能及时纠正,对于孩子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影响的。如果教师一味的强调学生要认真听,效果是微乎其微的,相反,如果学生讲话时,不论孩子讲的如何,老师都能认真的听完,这种无声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往往很多老师不能做到这一点,老师关注的只是自己的观点是否被学生听到,学生是否听明白,对于孩子的发言往往并没有耐心的去听完,及时听完,也并不走心。因此要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需要教师这种无声的渗透。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老师的一举一动他都会无意识的模仿,这就是说我们为什么我们往往在学校里看到学生就能猜出这个班的班主任的原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变得越来越像老师。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运用积极的无声渗透来影响学生。

(三) 科学的活动设计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活动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活动教学的重要形式,通过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情感、提升实践能力。

1.活动内容要新颖

    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要新颖、有趣味性,这样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2.活动操作性要强

教师设计的活动要真正让学生能做,可以通过“留白”,让学生说,让学生写,让学生与自我对话,活动的可操作性就是要求设计的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否则设计的再完美的活动学生没有能力完成也是无效的。

3.关注活动的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在课堂上应尊重学生对各种活动的体验、感受、己有的知识经验、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捕捉,针对其有价值的“意外”,合理打乱教学节奏,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

   ()有效的评价策略

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相比,道德学习的效果往往具有很大的滞后性和内隐性,不是当时当地就能凸显的。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师往往很难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究竟在儿童的道德学习中发生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另外,它也不是用“是否正确”、“是否同意”这样一些表面化的评价形式来体现的。为此,需要探索一系列的有效道德学习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策略。

1.      开放性作业

根据主题内容设计实践性的作业,如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一个亲子交流活动,一次活动设计方案等,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培养学生的品德践行能力。因此,有效道德学习的评价应该是开放式的,切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而不是用检验知识学习结果的考试方式。

2.        儿童的眼光

道德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同伴互助关系,教师用儿童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对话与融合中,实现文化的反哺或互补,这对于教师而言,同样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教学的教育性的重要体现。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学生的道德成长之旅。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就理解了孩子的反常的近乎可恶的行为,用儿童的心灵区感受就能够更理性的去看待孩子的言行,使自己的教学更理性,对孩子的爱也更理智。

3.   个性化评价

    学生评价,不仅是德育过程的一个环节,而且是培养良好品德的有效方法。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一片树叶,学生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个性化评价可以激起学生道德学习的愿望。如对于思维稍迟钝的同学,我会这样评价:“你是个勤奋的好学生,成绩不断提高,你也有许多优良品德,比如爱帮助人、讲诚信。”再如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爱表达,但不善于倾听的学生,我会这样评价:“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如果再能够认真听别人的想法,那就会学到更多,变得更聪明! 实践证明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谴责他人;在充满宽容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有耐心;在充满鼓励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爱惜自己。

    真正走进学生心灵的德育才是有效的德育,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习走进学生的心灵,才是有效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28 15:41 , Processed in 0.01619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