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本色的回归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6 09:31: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语文本色的回归

--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有感

                            商河县许商中心小学   陈 雷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接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自己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德国街头奇丽的景色,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观庞静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上别人看的》这节课,就是对新课标精神的最好解读。下面我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维度方面谈谈自己的观课感受。

一、落实字词教学,感受词语生命。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看到教师的字词教学基本是一个模式:在在初读课文后,教师出示词语进行检查,或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带领同学们把词语读正确,然后就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对于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都没有得到开掘,使词语的教学显得有些呆滞。庞老师的词语教学相比较则较为扎实,既有对词语意义的挖掘,也有对汉字书写方法规律的指导,同时还寓情感教育于其中,这样的词语教学不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词语教学。如以下教学环节:

(1)师:课文都预习了,生字都认识了吗?生答,师:试试看。

课件出示生词:

脊梁  指名读。

师:摸摸自己的脊梁。本文中的脊梁指的是什么?

莞尔一笑  

师:对这个莞字有自己的学习吗?生说,师评价:你是一个针对自己学习需求来预习的同学,很棒!师:你觉得什么是莞尔一笑?生答。这个词用法有讲究:女生、女人随便用,男生、男子汉用这个就要想想,一般不能用。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学生指名读,齐读。

(2)师:本课后面有七个生字需要会写,你觉得哪一个字最难写?生说。

(3)师:与他意见相同的举手。学生观察字形,如何写好。师:写字最关键的是要做到让字。为人要谦让,写字要避让。尤其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让。

    师范写,学生书写。

词语教学虽不是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字词的学习、汉字的书写一定不能放松。词语教学说到底不仅仅是让学生简单的认读或会写几个词语,而是要赋予词语新的生命力,让词语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联系,让学生对词语有一个思考、辨识与意义构建的过程,这样才会使让学生觉得词语学习不是枯燥的、单调的,而是有趣味的。

二、体现以读促悟,习得方法能力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这在庞老师的课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课的开始,庞老师先给同学们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到景色的奇丽和民族的奇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别标出,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与思考。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汇报。可见庞老师很重视初读课文这一环节,她拿出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读书的时间有七八分钟左右,学生大概读了23遍),并提醒学生随时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可谓是不动不笔墨不读书。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表达出来呢,庞老师的指导是非常具体、非常细致的。我们看她对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的朗读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这句话。ppt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生读。

师:哪些词能体现出景色的奇丽呢?学生答。

师: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出景色的奇丽?自己研究一下,怎么才能读好。

生练习。

师:谁来试一试?

生读。

师:读出来了吗?听老师读第一句。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范读第一句。师:老师突出了什么?老师突出了任何、家家户户、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课件出示教师做标记的第一句)。

师:你试着读一下。

师:下一句怎么读?自己研究一下,把应该突出的地方做一下标记,也可以同桌商量。

生练习。

师:谁来试一试?

生读。一起读。

师小结朗读收获:要想读好一篇课文,要仔细研究,哪些地方该突出,哪些地方该拖长音,停顿,音色上可以变一变。

师:伴随着德国的音乐来读出哥廷根奇丽的景色吧。

生配乐朗读,读的有声有色,感情饱满。

一开始,学生读的并不好,不知道如何通过停顿、重音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此情况下,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试一试,老师再以身示范,让学生体悟老师朗读时的节奏、语气、停顿、重音等,再紧跟着练习练习,接着着重指导学生如何恰当的运用语速的快慢、节奏的变化来增强朗读的效果。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完全进入情境中,还会读不出感情吗?朗读水平能不提高吗?

中央教育科研所张田若先生曾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还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阅读课就是读书课,只不这它是在老师指导下的读书课。于永正老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也有过论述。所以,我们如果在备课时能自己把文章读好,那么在课堂上什么时候采取朗读、默读、个人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合适、效果突出就会胸有成竹,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能让学生爱读、读进去,读出味道来。

三、激励质疑问难,学会阅读思考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最可贵的地方是要能发现问题,庞老师在教学中总是不断的激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仍以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为例。

环节一:

师:读好了,还有不懂得地方吗?

生:山阴道是怎么回事?

(学生提出山阴道上,观课时我也感觉很意外,以前我没注意过这个词,为这个学生鼓掌。)

师:读书要善于从没疑问的地方找出疑问。山阴道是怎么回事呢?没人说得清楚,老师说了,认真听。引出资料。这两个词出自南朝刘义庆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

视频出示山阴道上的图片。

师:于无疑处生疑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思考的习惯,记在这一段的旁边,在以后的读书中要常常用。

环节二:

师:你们知道季老先生留学德国时期,德国正处于怎样的情况?读读这段资料,你能产生什么新的感受或是疑问?

课件出示:德国战败,投降,整个国家都笼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围里!物资奇缺,吃饭和取暖都无法保障,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生说。

师:刚才我们为什么没体会到这一点?我们也画了中心句了,也抓了重点词语了,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了,你怎么就没体会到呢?现在为什么体会到了呢?由此,你认为要想阅读好文章,体会好文章,你有什么新的感悟?

生说。

师:是啊,一篇文章,我们学的这些办法都够,但你还要拓展开去,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了解了这些背景资料,你才能读好这篇文章。这叫知人论事。读文章要知人论事。不知其人怎能讨论其事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阅读策略,记住了吗?在书的一边写下来。利用背景资料,知人问事。

质疑是一种典型的主动学习,但是很多课堂上,教师往往担心学生会提出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令教学处于尴尬的境地,所以往往都是自己预设好问题后,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不让学生进行质疑。庞老师的这两个教学环节打破最这一传统局限,很好的体现出了指导学生读书“学会质疑”。先让学生自己质疑,提不出来,老师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还真有疑惑之处,刚才的确是马虎了。这时候老师再出示拓展资料或相关视频,学生毛塞顿开的同时领悟到了学习读书质疑的可贵。

在课的结束,老师让学生进一步提出自己还有什么疑问,学生没有提出实质性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二战历史中德国扮演的角色不了解,与学生的阅读视野有很大关系。但庞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和方法——到有关著作的阅读中去寻找答案。这样解决疑问的方式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心理,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去阅读、探究,有利于学生阅读思考向更高境界提升,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强烈的精神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教育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他们主动地探求新知,促使其完成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化,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必须变老师“自我设疑”为学生“主动质疑”。从而形成学生问、师生答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以上几点是我观庞老师的课堂教学引起的一些思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是一种具有高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创造性活动,她体现着执教者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理念的执着探索和追求,愿我们每一位从教者都能从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上去教语文,回归语文的本色,用于永正老师的话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那么我们的课一定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沙发
发表于 2016-5-31 20:22:19 |只看该作者
回归语文的本色,用于永正老师的话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1 09:33 , Processed in 0.01765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