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小学生的父母趋向年轻化,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外地工作,把孩子交给爷、奶或外公、外婆来照管。他们对孩子的管教不外有两种现象,一是用疼爱来代替教育,很少问孩子的学习和表现。二是关心学生的学习,但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缺少方法,管教不起作用。甚至还给孩子闹矛盾。如我班马辉同学爱上网,父母为了改正他上网的习惯把他转到我校学习,可是在我校没有上网的机会,因此前两个月没有上网,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了外公、外婆后他的旧习从犯,他运用周五回家的路上、或周日来校的路上进行上网。我发现后给他的监护人(马辉的老爷)联系,可是他老爷对他教育不起效果,我又与他父母取得联系,最后在我们的共同教育下才得收效。由于现代信息高速发展,导致中小学生思想早熟,迷恋网络,网上虚拟的游戏导致孩子贪玩、不知进取,性格孤僻不易管教,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不得不去学习和研究新得的教育方法。因此老师也要对家长适当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本人认为可从下面三个方面与家长来共同研究。 1、感恩教育:家长同志要经常对孩子谈论父母生养儿女的艰辛,孩子的表现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前程,还牵制着父母、亲戚们的心情及工作。同时也要向他们讲明老师们的工作的辛苦、要尊重老师的人格和劳动成果,还要学会感恩所有帮助过你的人。 2、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大部分爷奶、外公、外婆、甚至父母只是一味用考试的分数来恒量学生的优劣,很少看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志向。因此老师要指导家长对学生的人生观,理想、行为习惯的教育和指导是必要的。如家长经常给孩子多举某某孩子由于努力学习考上名牌大学,某某人在单位、工厂认真工作,爱护公务、得到单位领导的重用等方面的现身教育,使孩子经常不断地陶冶一种高尚的志向和理想。 3、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交友教育: 家长们经常教育孩子不要给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交往,更不能异性交往。他们不理解现在学生的心理,更没有去思考孩子是活泼好动的一个群体,他们的交往范围广,对象更喜欢异性,这些正常的交往对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老师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学生与同伴交往,如何把握好度。当孩子碰上一个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时,如何摆托他,又不能伤害对方这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