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6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促进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5 17:55: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促进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平阴县少岱小学  殷复利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掌握了沟通,你就掌握了世界。”如何做好与学生家长沟通,是实现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下面谈些自己的个人感受:

一、    尊重家长,打好与家长沟通的基础。

尊重学生家长是老师与家长取得有下沟通的首要条件。尊重家长,让家长在心理上取得与教师地位的平等,就为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尊重家长要有理智的情绪。在与家长交往中,教师要客观对待学生的错误,以商量的口气与家长共商教育方法。

尊重家长要讲求谈话的方法和策略。尽可能先说、多说孩子的优点,不应该当着学生家长的面训斥他的孩子,不管怎么样,听别人训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可先把家长叫出办公室,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学生家长说明情况,形成一致意见。

二、    面对家长,要肯定孩子的优点。

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 “你的孩子真棒!老师非常喜欢他。”而这种奖赏性的行为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继续努力的心理。同时这种肯定也能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或困惑,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

三、    耐心告诉家长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

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教师是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从教师这里了解到了正确的教育知识,及时的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与此同时,教师也更加了解这个孩子,同时与家长也拉进了距离。在面对后进生的时候,教师与家长间易互相埋怨,一方怨老师不会教,一方怨家长不会养。这样,导致双方产生对立情绪。老师在与家长交流时,要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防止只“揭短”“告状”的现象。

四、    对家长要一视同仁,采取合理有效沟通方式。

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无论家长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从他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我们学校的那一天起,家长与教师就开始了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因此,教师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教师的关注或重视。 由于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了解家长,以便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老师要坚持多元化原则,因人而异的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

五、教师应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

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有时手或头碰破一点皮,家长接孩子时十分惊讶、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这时咱们要了解父母的角色,要换位思考,体谅家长的爱子之心。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大惊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会使家长觉得老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进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给家校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与我们“望生成才”的愿望是一致的,理解家长生活质量、文化素质及对教育的理解与看法与我们教师都是有偏差的,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入学校后不管不问,这也正是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和对教师的尊重,他们受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相信学校相信教师,他们一致认为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教师一定能有好多方法,教育好他们的孩子,他们不知道现代教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更不知道现代教育的统一性和互动性。有了这样的心理前提,我们就会取得家长的理解从而达到沟通的可能。

六、    要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

在家校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作为教师,应客观的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不应该掺杂主观色彩和情绪。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交流。教师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让家长明白:谈论孩子的不足,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校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一点是咱们要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以此换来家长的信赖,家长十分在意教师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态度,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与家长谈话时,千万要避免只“告状”,除将孩子的问题告诉家长,对孩子的进步也要实事求是地谈。在谈孩子的缺点时,教师还应主动、坦诚地检视自身在工作中的失误,商讨纠正、改进的措施。让家长觉得你是在真心实意地爱护他们的孩子,从而接受你的意见并积极合作。因而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家长坚定了教育好孩子的信心。

常言说“人过一百,各色各样”,交流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情而异。换言之,与不同的家长,在不同的情况下交流,需要有不同的交流策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沙发
发表于 2016-7-25 18:19:37 |只看该作者
尊重学生家长是老师与家长取得有下沟通的首要条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板凳
发表于 2016-7-25 20:09:41 |只看该作者
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交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地板
发表于 2016-7-25 20:35:11 |只看该作者
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中,要客观对待学生的错误,以商量的口气与家长共商教育方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5#
发表于 2016-7-25 21:45:00 |只看该作者
不同的家长要有不同的交流方式,也要因人而异。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
发表于 2016-7-26 15:16:15 |只看该作者
班主任与不同的家长,在不同的情况下交流,需要有不同的交流策略,方可达到预定效果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7#
发表于 2016-7-27 08:07:44 |只看该作者
作为教师,应客观的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不应该掺杂主观色彩和情绪。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交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8#
发表于 2016-7-27 09:14:15 |只看该作者
家校共育是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做好这一工作,首先教师就应该做好与家长的沟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9#
发表于 2016-7-28 17:17:07 |只看该作者
交流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情而异.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10#
发表于 2016-7-30 09:13:11 |只看该作者
老师要坚持多元化原则,因人而异的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5 18:37 , Processed in 0.01894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