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1:02: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里最繁重、最琐碎的工作,但也是一门最讲艺术性的工作。班主任管理水平的高低、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和班级,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胜过其他任何教师。特别是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幼稚、活泼可爱的儿童,在儿童性格、习惯雏形时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倾注全部的身心,工作细致扎实,还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艺术,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1、爱的艺术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马卡连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面对一个个渴望得到关爱的生命个体,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才能重视学生的情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种人道的气氛对所有有关的人来说不仅仅只是一种比较令人愉快的气氛;它可以促进着更大的,并且是更有意义的学习。一旦真实,对个人的尊重,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等态度出现时,激动人心的事情就发生了。所得的报偿不仅仅在象分数和阅读成绩一类事情方面,而且也在较难琢磨的品质上,诸如更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的创造性,对他人更大的喜爱。”班主任工作的艺术首先就是爱的艺术。班主任的爱应该是博大深厚的,要爱每一个学生,聪明的、愚笨的、听话的、调皮的、上进的、后进的等等,都要爱,要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宽容。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出发,要能包容学生因个体差异而存在的所有个性特点,理解每一个学生的错误与不足,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才能做到真正的爱护、关心、帮助学生,才能营造融洽和谐的教育氛围,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才能发挥出教育的巨大力量。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主动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导和批评,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目标管理的艺术
       爱学生并不是一味地无原则地无条件地宽容学生,而应让学生遵守道德和制度的约束。现代教育呼唤现代管理,即科学有序化的目标管理。班级管理要讲求效率,就要制定班级整体目标和个人阶段目标,即班级内部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行为规范,严明纪律,依法治班。个人奋斗目标要和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相统一,才能形成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良好班风。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制定和实行具体的班级规则、班级公约。班级规则、班级公约的制定要要具体,要切合实际,要有可操作性,如每日常规、值日分工、班干部职责划分等都要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照章办事,以法治班。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使班级正常有序的运转。
       班级规则还包括竞争规则,这是激励学生最有效的方法。如根据学习中作业完成的情况发放并张贴小红花,根据纪律卫生表现情况评比打分,展示结果,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这对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会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因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较大,对问题学生还可以分阶段制定小步前进的目标,逐步取得成效。
3、与家长合作的艺术
       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的统一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最直接、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言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每个孩子的家长的素质、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不一样,造就了各种各样个性不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也截然不同。一个孩子在家的表现和在学校的表现往往是相一致的。如某一时期在校情绪浮躁,在家必然也是躁动的;某一时期在校进步较大,在家也是愉悦自觉学习的。家庭教育不成功的孩子,在学校的教育也必然是不理想的,甚至收效甚微。有的家长常常把孩子的教育推给学校,忽略家庭教育,这种不完整的教育使孩子在学校表现出与其他孩子的较大差距,存在很多问题,长此以往,势必成为问题学生。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家长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及时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同时还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发挥家长的巨大作用,督促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关心、帮助、鼓励孩子,引导孩子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5 07:51 , Processed in 0.02435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