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5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物理三维目标教学思考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9:55: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高中物理三维目标教学思考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操作技能上,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长期以来,中学物理教师对教学进行了许多大胆的改革,取得了不少很有价值的经验,甚至有许多成果都上升到了理论的层面上。但是从总体上说,现在的高中物理教学,仍然是灌输式教学占统治地位。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改革主要是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的:一是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二是如何使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加有效、更加扎实。很显然,这些教学改革就其内在动机而言,主要还是面向各种考试,特别是应付高考的。  
       众所周知,在应试的重负之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通常都是从知识的理解记忆、技能的规范操演和解题的强化训练来立意的,课堂教学的目的几乎被唯一地定位在向学生传授应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因此,“传道、授业、解惑”就被片面地当作传递知识、教授技能和帮助学生解决在掌握知识与技能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灌输也就必然成了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渠道,因此,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真正成为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实践场所和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必须突破单纯以“双基”来立意的旧框框,本着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高度责任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全面构思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活动。  
       首先,对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落实,首先是情境创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同样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比如,有的学生在力学问题中,常不指明研究对象,一上来就是一些表达式,让人很难搞清楚这个表达式到底是指向哪个物体的,有的则是没有根据,即没有原始表达式,一上来就是代入一组数据,让人也不清楚这些数据为什么这样用。同时有的学生的一些表达式中用到一些题设中没有的字母,让人摸不着头脑。要避免这种情形出现,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指导学生解决力学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给学生基本的物理表述技巧,授学生以“渔”。这样学生才能将知识运用自如,并为以后力学与电学、磁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奠定基础。通过这样的手段激活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改变以往的被动式学习。  
       其次,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首先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坚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公式”、“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等规律学习中,可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采取控制变量的方法,测量数据,比较研究,得出实验的结果,总结物理规律。又如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专题教学时,先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分析、探究、推导得出粒子y偏移、射出磁场速度大小与偏角等相关结论。使学生在探究中自己感悟到它和平抛运动的相似性。这样比口头传授的“类比法”教学效果更佳。且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来龙去脉就理解得更为深刻,解题中便能灵活变通,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能够自主的探索知识,亲自动手,从而感受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乐趣,这样就达到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方法。  
       再次,要始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在自己的教学始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获得体现的载体。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我们老师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老师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如,在“静电力”教学中,使用“摩擦后带电的气球使易拉罐滚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学生感到有趣,发出疑问的同时,也察觉到物理现象并不一定存在于“高精仪器”之中,体验到物理现象的普遍性,拉近物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类似于这样用简易日常用品改造而进行的实验老师可以经常设计。这不仅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同时能起到“废物利用”、“节约能源”的教育目的。再如,在惯性、摩擦力、离心现象、超重失重等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它们的利用与防止。让学生知道对事物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不要孤立的理解事物,要辩证思考,这也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搜集的课外资料并结合现状,抓住时机进行渗透。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既涵盖了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和重点内容,又针对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薄弱环节,体现了物理教学的完整性。所以,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以更高的立意,从三个维度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力求在教学中把三维目标的各项要求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亲身经历与体验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滋养和熏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沙发
发表于 2016-12-7 20:10:34 |只看该作者
说的太棒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板凳
发表于 2016-12-7 20:12:44 |只看该作者
目标实现才能使得教学任务的完成,说得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地板
发表于 2016-12-7 21:10:58 |只看该作者
对教师而言,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自己必须首先学会学习。只要热爱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学生,只有善于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善于学习的学生。教师不仅要育人,更要育已;不会育已,便不会育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16-12-7 21:17:39 |只看该作者
物理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学科,如果没有良好教学理念,没有良好学习方法,会师生都会举步维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3 21:14 , Processed in 0.01685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