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20:23: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直有个疑问,以前学校需要上晚自习,所以很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然而现在不上晚自习,很多家长又不能监督到位,导致很多学生课堂表现良好,但是回家后复习工作很不到位,以致学习效果不好,请问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呢?如何去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沙发
发表于 2016-12-1 20:28:59 |只看该作者
第一、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第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能创造性地学, 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很快进入 “最佳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就越高。 激发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板凳
发表于 2016-12-9 20:25:19 |只看该作者
哦哦哦哦哦,佩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2-24 17:48 , Processed in 0.01760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