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y5u258 于 2016-12-1 17:59 编辑
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首先得有宽容心,允许学生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切不可动辄打骂,学生只要能知错改错就行。
作为班主任,要想好如何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小学的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孩子的发展。如我们通过"家长开放日""六一文艺演出""亲子游戏""家园联系栏"等,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和进步,了解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和付出,从而在感情上接纳老师,在行动上真正与老师要求保持一致。让家长和教师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鼓励。作为班主任,应该主动与家长交流沟通,对孩子教育内容上尽可能的达到一致看法。 作为班主任,要及时的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力求得到家长支持,要求一致相互协调配合教育孩子。在与家长谈话时,教师要让家长体验到老师对孩子的帮助是建立在爱孩子的基础上,教师的言谈举止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孩子的关爱,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把班上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样再指出孩子的缺点,家长就比较容易接受了。其次,让家长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如对家长说:"你觉得你的孩子在某某方面有什么困难吗?"或"你觉得在某某方面帮助你的孩子进步有什么困难"然后帮助家长一起找出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这样老师能够换位思考,想家长所想,急家长所急,对孩子付出特殊的关心和照顾。 而做为一个班主任除了有爱心更要有智慧。那就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多了解学生,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希望之中;就能抓住教育契机;应学会用激励方式,学会包容和鼓励;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应该利用好家庭教育的阵地。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的根本在心灵,教育应回归心灵的深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最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们要贯彻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正面教育原则,如果一个班级受到表扬多,则这个班级学生思想品德、纪律、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因为表扬使学生扬长避短,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相反如果一个班级经常受到批评,便会失去信心,就会使他们自暴自弃,很难进步。 “犯错误是上帝给孩子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说,成长过程就是学生克服错误的过程。而我们的教学生涯中总会碰到“问题学生”,面对学生的错误或不足,在简单的说教惩罚起不到教育效果时,那么为什么不换种思路进行教育呢?也许采取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学生,把握好教育时机,就能避开学生的心理防线,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所以需要我们拿起放大镜,千方百计“问题生”寻找亮点,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同样“问题学生”也很关注老师对他的看法,同样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如果能多包容他们存在的不足,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真诚地去肯定鼓励他们,也许若干年后你会桃李芬芳。 做一个班主任不容易,但是既然做了,就要认真负责到底。 教师是充满爱心的职业,教师要做一名爱的天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