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尤其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同年级的人有各自不同的的性格特点,就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不良的社会生活环境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有: 一、家长过分溺爱。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家庭条件好的,被众星捧月似的宠着护着,这种学生,在学校自理能力差,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承受能力差,自尊心很强,但自信心差;喜欢表扬,但对批评却接受不了,甚至产生严重的挫折心理,厌倦学习,厌倦学校。 二、平时的高压教育。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存在着功利主义倾向,使学生的学习充满功利主义。学校以分数和升学衡量学生;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迫切,学生除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参加众多的补习班,整天精神高度紧张,心理疲惫,压力很大。从而造成孩子的孤僻冷漠,甚至对各种学习,对家长、对学校都有逆反和仇视的心理。 三、缺少爱。主要发生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方面处理不当,就会使孩子觉得不如别人,缺乏信心和同情心,心理受到挫伤,产生妒忌、不满、不公平等心理。 四、是自身缺陷。有个别学生长相不好看或身体残疾,别人讽刺、挖苦,使他们心理受到伤害,感到自己不被尊重、理解,信任,宽容,产生了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委屈、失望、说慌、无助、失落、对老师疏远、逆反心理等心理现象。 五、缺乏生存教育。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认识不清,产生错位。正是由于这种种原因,使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而学校不但是文化教育的场所,还应重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校应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化氛围。学校以教学为主,因此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所谓"渗透",并不是把心理健康的概念生硬地加进去,而是结合各学科教学,运用一些技巧,有意识但又"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由教学活动的本质特点决定的,课堂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其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人格。而人的心理素质则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和集中表现,只有当人的心理素质得到提和人的心理潜力得到开发时,人的个性才会丰富、才能够展现。而且,作为课堂教学本身,它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上,还表现在良好的心理品质(兴趣、爱好、性格、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和社会心理品质(即情感、交往、处事等)的培养与熏陶上。因而它对学生的影响可分为潜在的和显在的,潜在的如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热情的高涨;显在的如学生人格的升华、为人处事能力的提高等。而前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通过课堂教学,把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生动、活泼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样做易于让学生接受,但同时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了更强烈的学习兴趣,对自己更有信心,更事想像力、创造力,更愿意和他人交往,更喜欢热爱自己的班级时,学习成绩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其内容包括智商鉴定的分数、非智力因素的测查(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习热情、学习方法、师生、朋友关系等)、气质类型的调查、人格障碍的调查等。这些情况都应以档案的形式保存,以备将来资料的查找,方案研究及对学生进行帮助教育之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重在预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当然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