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微之处见契机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18:47: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SPW5706401 于 2017-3-14 18:50 编辑

教育契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一个事物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关键、枢纽、决定性的环节。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捕捉教育契机,将教育细节精致化,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学生成功成长的催化剂,我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如果班主任能从细微处着手切实思考教育中的细节,就能时时捕捉到良好的教育契机。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育契机是经常的,大量出现的,但跟机遇一样,它是不规则的,同时教育契机又是稍纵即逝的,要及时利用,如果错过时机,效果可能就不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敏锐地识别教育契机,及时抓住并加以利用。教育细节往往表现为教育生活中的琐碎事情,通过实践,我发现教育契机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我将这些事情分类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在常规管理中发现细节抓住教育契机。(一名家长眼中问题学生的转变)

与学生相处,细节随处可见,关键是要善于观察,懂得思考,上学期开学初,这届新初一学生报到前,电话家访,就有一个家长主动向我反映同班同学中有一个学生,他说这是一个问题学生。因为当时学生还没有报到,所以什么情况也不是很清楚,具体这个学生问题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而且这个家长特意提出他的孩子在排座位时不和这个学生坐同桌,寝室不能住同一个寝室,像这种还没开学就向班主任老师提要求比较少见。这一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开学时我特别有意识的关注这个被家长称作是问题学生的学生,只要他在入学表现过程中有点滴进步我都采取及时表扬的方法,因为新生入学都想给班主任和班级同学留下好印象,所以鼓励和赏识应该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开学第一周的班级的素质分出来,令我大吃一惊,这个问题学生的班级素质分居然第一,那一周的周六他妈妈来接他,我告诉他妈妈这孩子素质分第一时,他的妈妈眼泪都流出来了,这个孩子的妈妈是个医生,在我的印象中医生生老病死见多了,一般不会哭,经过分析,我认为他妈妈的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真的为孩子高兴喜极而泣,二是这孩子可能真的在小学时表现不好。那么这个例子我想说明一点,在和学生或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如果能抓住这些细节,就会抓住很多教育学生的契机,实际上也许这种契机根本不可能改变这个学生的一辈子,但至少会给学生一个很大的转变。

(二)偶发性事情中的教育契机。(周记中的教育契机)

偶发事情往往最能反映学生的困惑、疑问与需要,是一种真实的自我表现,

班级中有一名同学,在周记中写了一篇叫《人性的泯灭》的文章,讲的是在一个下雨的早晨,他到食堂吃饭,结果排了很长的队,点完早餐后发现没带饭卡,于是他就向在他后面排队的同学借饭卡,在他后面排队的同学有两类:一是他曾经认识的同学,不在一个班级。二是有几个同班同学。但是都遭到了拒绝。他在文中写道:我又把求助的视线移向他后面排着的我们班的两个同学,他们仿佛早已意料到了什么,对我说:哥们,我们的钱可少了,下一顿饭还要大家的接济,别想向我们借饭卡了。我听了后,嘴角似乎抽动了一下,想说什么,但是最后还是没说,冒着大雨,跑回寝室去拿自己落在那里的饭卡,此时,外面的雨仿佛落在了我的心上,把心冻结了一层又一层!读到这里,我们可以猜测一下这名同学的心理,不难想象当时他借卡无门时的尴尬情境,无人借饭卡时的伤心与难过,冒雨取卡时的纠结与懊恼,我认为这样的细节,这样的生活中的小事最有可能改变一个同学的人生观,因此必须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这篇周记的结尾写到:在现在这个利益为上的社会中,人性这个词显得苍白和无力,但它存在,叫做有人性,不存在,叫做没人性。人性是不可或缺的,毕竟爱和帮助总是伴随着困难冷漠无情和无助一起来到我们的身边。我们能看出这名同学字里行间透漏出失望沮丧还有世态炎凉,甚至有些许仇恨!总之,他表现出来的是:社会是冷漠的,人情是淡薄的,世态是炎凉的,同学是冷酷的。面对一个同学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般有三种心理,其一,活该,谁让你把饭卡落在寝室里了。其二这孩子人缘也太差了。第三一定要做这个学生的思想工作,其实我在想,如果单纯用说教做思想工作恐怕效果极差,当时也很巧,我们正在学习一篇文章叫《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文章的主题定位在给别人幸福,自己也能获得幸福在课堂上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了这则周记,然后我就让同学们出主意想办法,如果你是这名同学,你该怎么办?如果你是那些不借饭卡的看客,你有何感想?这篇周记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反响强烈,在支招,辩论中得以走进学生的心灵,从正面引导,不仅化解了写周记这名同学心中的阴霾,而且全班同学得到了一碗心灵鸡汤。

(三)随机性事情中的教育契机(家长短信中的教育契机)

上学期期末前感冒的同学很多,那段时间班级中咳嗽声此起彼伏,应该说这件事情有很大的随机性,,班级中的Hhh同学也得了重感冒,请病假在家中休息,她妈妈发来短信请假,短信是这样的:她说,王老师您好,Hhh上午做了半张试卷就头晕难受,我就让她睡觉休息了,可她睡着半小时就问我时间,总是睡不踏实,我就告诉她作业完不成可以补上。说心里话,看到她这么痛苦的样子我们做父母的觉得她的身体健康是排第一位的,其他都是其次的。看她的心里压力实在太大,我们的话她还听不进,老师的话就是圣旨,您开导开导她。她的这条短信应该透露出两点信息,一是他妈妈很担心她的身体状态,并且希望我能回短信给予帮助调节。二是能看出这名同学是一个在学习上相当用心的同学,得了重感冒即使睡觉还要让她妈妈看好时间,我认为一个得了重感冒还能够让他妈妈在她生病期间提醒时间学习,这一点对所有同学或家长都应该有启发,而且也应该是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对那些在班级中学习品质不好的同学应该有激励作用,一个班级的同学,如果缺少了榜样,没有精神信仰是十分可怕的,即使表面上再繁荣,精神上也是一盘散沙。所以这条短信我在开家长会时读给家长听,主要是想告诉家长和学生一个道理,即使学校配备了过硬的硬件设施,优秀的师资力量,如果你本人没有恒心,不去努力,也是不会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的,用这个例子让家长和学生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实际上黄卉蕙在入学摸底考试中成绩是班级倒数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勤奋努力,他已经冲到了班级前几名。这个随机性事情应该很有说服力。

(四)、补救性事情中的教育契机(班级活动中的教育契机)

成功固然令人欣喜,失败其实也别有洞天,当学生心理上受挫时,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机。这时候的学生是最脆弱的,非常需要别人的帮助,班主任要抓住契机,在心理上给予安慰,帮助学生走出逆境,效果还是不错的。

每个学期我们学校都会组织很多学生活动,既然是比赛,就会有成功和失败,在体育上,从理论上来讲我班应该是弱班,学校的微胖社团我班是最大的股东,在广播操比赛前,我们班豪情万丈,大有不拿第一决不罢休的气势,结果是得了个倒数第一。这件事对于一个刚刚成立不久的班集体,打击无疑是很大的,比赛后我必须马上在班级总结,一走进教室,我就看到一张张胖胖的失望的要哭的脸,如果当时我和这些胖子抱头痛哭,肯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乌云笼罩在班级所有同学的头上,他们眼巴巴的看着我,班级静悄悄的,所有同学希望从老师的脸上找到答案,这个时候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我想,从班主任老师嘴里说出的每个字都很重要,所以我索性不说,先让同学总结,说实话广播操比赛那天这些孩子总结的非常好,出乎我的意料,副班长站起来说:失败的原因不仅仅是广播操做的不齐,也不仅仅是我们班级胖子多,这都是外在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上体育课练操时不够认真,没有认真做操的过程哪来值得我们荣耀的结果?学委说:虽然广播操失败了,失败后我们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继续走向失败,一条路走向失败的反面,成功!我们还有运动会,还有在蛟川的每一天!宣传委员站起来说:不是我们太弱,而是共军太强大了,他们居然在广播操比赛中穿上那么漂亮的服装,怎能不拿第一?他们的发言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达到了目的,但是这种认识毕竟肤浅,还要用事实说话,我把他们做广播操时的照片做成幻灯片,播放出来,他们一看,输得心服口服,的确做得像千手观音,最后得出一致结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踏实的广播操练习,根本不可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即使在比赛前豪情万丈,也会输得一败涂地。而在学习上更是如此。事后反思一下,如果我要是痛骂他们一顿,肯定伤害了他们的进取心,增强了他们的自卑感,丢掉了一个初一孩子应该有的自信心,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他们抗挫折能力明显增强了,在此后的体育比赛中,我班纷纷落马,但这种沉重的打击不可能使这些孩子一蹶不振,就像一个人已经死过一次后,根本不会在乎那点小擦伤一样。只会越挫越勇。相信在未来的拔河比赛或者举重比赛中,一定会获得优异的成绩。事后反思一下,学生的任何失败我们做班主任的都不要过多的责难学生,最应该做的应该是抓住契机给予正确的指导,因为在体制内的中国教育有太多的弊端,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自己。

我鼓励学生说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只要全班同学团结一心,以后我们会成功的。此时我觉得比赛结果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一个道理:付出才会有收获,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多,不付出就没有收获。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沙发
发表于 2017-3-14 22:03:04 |只看该作者
读罢颇有同感,让我们共同用心干好班主任工作!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2-1 13:31 , Processed in 0.01720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