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韩立福教授《如何创建高质量的有效教学》有感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18:02: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观看了韩教授的讲座,我对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韩教授长期深入基层学校、深入课堂,采用结构化观课指导法、“临床式”指导法,与我们分享了大量的教学实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一、转变教学观念,做“懒惰型”教师。韩教授说,新课程的核心是教学方式的转变,由教的课堂走向学的课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自古以来,人们总是用这两句诗赞美教师的无私奉献。从秉烛夜批到讲台飞沫,教师已成为勤奋人群的代表,显然这样的教师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韩教师认为教师应不断弱化自己的角色,不应勤奋讲授,而是逐步隐退,给予学生智慧指导,少张扬个性,从“勤奋型”教师走向“懒惰型”教师。
    身为一线教师,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将每一天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把备课和批改作业的工作带回家是很多教师的真实写照。听完韩老师的讲座,我不禁深思,自己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能力。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下批改,作为高段老师,应该做到及时放手,让课堂因学生而丰富,让知识因学生而精彩。从“蜡烛”走向“打火机”,备课从知识走向问题,不再用嘴上课而是用心上课。五年级上册《神奇的汉字》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我将学习任务分配给小组,学生选择关于汉字的一个方面去研究并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学生积极性很高,对汉字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五年级下册《半截蜡烛》一课则开启了学生对课本剧的热情。两次教学尝试,让我充分体会到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提高。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不断提高。
二、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韩立福教授“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是以问题发现、生成解决为主线,以问题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问题解决途径的有效教学模式。他集中呈现了课前、课中、课后行动策略,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创建高质量的有效教学。
功在课前,师生共同备课,学生进行结构化预习与备课。利用预习的学案,将基础问题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对包括字词、作者、课文主要内容以及课后习题进行预习,教师需要准备的是能够提升学生能力的问题。预习课文时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充分读,韩教授认为小学生要想充分走入文本,做到“三次对话”,至少要读15遍课文。在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课时,我认识到充分朗读的重要性。为了促进学生反复朗读,我让学生将课文朗读录下来。很多学生为了录好,读了不下十几遍。由于每个学生充分朗读课文,课堂教学变得更深入也更流畅。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对文本知识进行结构化学习,对课程和学生做出科学分析和问题预设,选择适当时机支持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创建学本课堂,师生共同体验成长,向学习过程要质量,关注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人人要学习,人人会学习,人人体验成功,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加强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创建高效课堂,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5-7-17 07:47 , Processed in 0.02888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