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懿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深刻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必须改革。胡新懿老师的“亲其师信其道”、“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多鼓励学生”、“有条件夸奖学生”、“让学生成为会规划人生的人”、“调用多感觉学习效果更好”、“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学习教学策略”这些观点都响应了国家新课改的建议,符合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从胡新懿老师的讲座中我认识到,只是从知识的角度来了解学生,虽然很重要,但是不够全面,还应关注、了解学生的其他需求,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之间达成默契,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一、关注兴趣需求,激发情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应是紧密配合、紧密联系的,应是很有趣味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一种情感动力。 第二、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在进行知识教学当中,从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可能会有些什么样的需求,老师要有一定的预见,并且把这种预见纳入到我们的备课过程当中去,然后在课堂教育当中给予体现,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他的知识需求的一种满足。 第三、关注思维需求,促进思维发展。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设置的问题情境要通过克服定势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第四,关注认知误区,避免造成隐患。老师在教学中不要留给学生一个认知定式、一个认知误区,而要让他觉得世界上的事情是变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僵死的。 第五,关注解决问题的需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老师设置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际来解决问题。 第六、关注隐性需求,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隐性需求,就是学生明明应该有这个需求,但是他就是说不出来这种需求,这个必须靠老师去发现,靠老师去预见,是很重要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学习胡新懿老师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不断学习如何与学生相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