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初中思品课中的讨论式教学法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6 20:56: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课标强调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转变观念,给自己正确的定位,扮演好各自角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基本的需求,我们应该为初中政治教学寻求一种新的授课方式。如何让学生对思品课勤学、善学、乐学?如何改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的培养?如何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每一位政治教师都应深思的问题。讨论式教学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学习、怎么学习、学习内容都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他们的思维不应该受教师的限制。通过这样的途径,既可以调动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兴趣,又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还间接性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就目前的教学法中,讨论式教学法无可厚非具有不可以比拟的优势。

一、讨论式教学法概述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含义
讨论法和讨论式教学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理论或问题进行讨论、学习,力求获得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中,讨论式教学法包括了讨论法,讨论法只是讨论式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讨论式教学法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总的来说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通过展开讨论式教学法进行教育,不仅体现了新课改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也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外的理论和实践源远流长。到了近现代,许多学习理论的创立都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讨论式教学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1.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应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习者,而应建立在学习者的原有基础之上,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学生是各种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灌输者。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积极一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自我认知,从而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处理、构建知识。
2. 儿童认知心理发展理论
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儿童的认知发展的过程:动作感知、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简而言之,他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事物的形象进行运算。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可以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进入形式运算。简单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知觉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他们不仅能关注到事物的外部特征,也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这就为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创造了前提条件。其次,青少年在学习上已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更倾向于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这又为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顺应了主体的内在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排斥性、求异性、合作性,因此,我们应该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给学生提供相对自由、开放、有序的学习环境。
3. 群体动力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群体动力理论。他认为,要改变一个个体,最好的方式是从改变他生活的群体着手,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群体归属感,都不希望被他所属的群体厌弃。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非常愿意到学风浓的班级中,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会受到自己包括他人的鞭策,并从中得到愉悦。
群体成员的知识结构将会在讨论中不断变化。首先,群体成员的相互影响,彼此会不断更正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而使群体意见慢慢趋于一致。其次,群体知识超过了个人,对问题的加工和处理也会更加深刻,在群体讨论下,成员的知识极易受到相互启发而提取,这就会出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想象。最后,群体的信息加工也难免会产生偏差。由于个人归因偏见等影响因素的存在,在螺旋式作用下会出现群体决定变动情况。
二、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中开展的优势
   (一)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往往脱离了学生实际,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表演,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成长的帮助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讨论式教学法要求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更多地承担组织策划的角色,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一个新时代的好教师不应该是将课堂一讲到底,而是这个教师是否能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在课堂中能适当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主动、有序、有效的获取知识。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不仅能够激发对学习的兴趣,更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长期的学习和训练中,学生提高思维逻辑能力,对生活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便能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课堂教学呈现开放性                              
讨论式教学法的开放性不是绝对的开放,它是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封闭性而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保持绝对的权威,学生只需要认真的倾听。如果思品课保持这种教学方式,那学生怎么会喜欢呢?甚至连教师也逐渐变得缺乏生气和乐趣。在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更是无从谈起。然而讨论式教学法可以破除这种没有生气的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探索知识的海洋。在讨论式教学法的展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打破了传统教学过于封闭的局面,使教学呈现出开放性。
(三)教学活动体现互动性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师生讨论为主的模式,这种模式能否正常开展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一起参与,尤其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通过讨论来提高自己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的参与会呈现出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最后师生得出答案,再把总结的答案共享,以实现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讨论的情况又反过来引发教师思考,教与学完成了统一。这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能让教师有所启发,从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二是生生之间的互动。当一个学生在对某个问题进行回答的时候,其他学生都在聆听,这时个别学生就会进行补充或者是给出更好的回答。

三、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自身定位偏差,问题设计的盲目
要有效的开展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必须清楚、正确的自我定位。讨论式教学是师生间和生生间的讨论,两者是密不可分,相互统一的。在课堂上不能采取教师跑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这种既没有引导,也没有点拔的方式是对讨论式教学法片面的理解,是千万要杜绝的。教师要扮演好课堂的组织者、教学环节的设计者、学生的合作者这一角色。除此之外,讨论问题的设计也是特别有讲究的,问题既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太容易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太难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对问题无法下手,便会出现冷场的局面。  
(二)学生自我认识偏差,讨论过程的不足
讨论式教学法的运用原则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在实际课堂上,这个效果是不明显的。由于学生个人认知水平,亦或是教师教学设计不当等因素。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对讨论话题不感兴趣;有的同学也只是简单应付老师的提问,并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还有个别的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讨论又成为了个人展示时间。绝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正在的锻炼,显然这样的讨论课是不成功的。
(三)评价机制较为单一,讨论结果的片面
就目前而言,对教师的评价亦或是对学生的评价都有较大改变。尤其是对学生而言,出现了不同的评价机制,但是无论怎样改变,都无法改变以考试为中心的评价机制。教师、家长、学校、社会都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甚至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好坏。在经济发展发展的今天,绝大部分群体都一致的向向分数看齐。当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评价机制应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学生的期末成绩不再是以一张期末分数决定,而是按照比例将学生平时成绩折合加入总成绩。除此之外,在考题上不再是背得越多分数就越高,随着主观题的增加,学生需要对知识的理解上记忆,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总之,教育改革是无法一蹴而就的,也需要循序渐进。

四、讨论式教学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一) 教师自身业务素养不高
初中思品课讨论式教学法的开展在课堂上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有的教师片面的认为这门课不重要,可上可无,在上课的时候,教师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教学;有些教师在上课前没有做好备课,在上课的时候想到哪里讲到哪里,没有目标意识;有些教师上课依然保留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去上好课;还有些非专业的思品教师,连起码的基础知识也不具备,更不要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讨论了。
(二)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不够
通过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在课堂实施上假如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那问题肯定出现在师生间的沟通上。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或做好准备,思品课的知识涉及面广,若没有做好功课,学生讨论起来是非常吃力的。学生课前自学就是对知识的加工处理,有助于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学校学科均衡发展的意识不足
语数外在人们心中是“主科”,类似思品课这样的科目是所谓的 “副科”。在中考的压力下,大多数学校都注重升学率,而忽视学生其他能力培养。像这样的观点在老师看来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他们一致认为事实就是这样。因此,思品课可以是非专业老师教,也可以是班主任教。这就是很多学校将学科分为了“三六九等”,严重阻碍了思品课的进一步发展。

五、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中的优化建议
讨论课的展开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运用讨论式教学法,防止出现“伪讨论”的现象。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执行计划
1. 合理规划讨论时间
讨论式教学法的运用在课堂上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是初中思品课堂上不要进行无意义的讨论。每堂课关于讨论时间的安排是较为灵活的,没有说必须固定多少时间。课堂讨论一般要经过四个步骤:教师抛出问题、生生讨论、生生总结分享、师生共同归纳。
2. 合理安排课堂座位
从心理学来讲,当一个人感到安全的时候,这个人就会处于放松的状态,也就会自然而然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想做到的。因而,要想取得良好的讨论效果,教师应为建设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而努力。那怎样做可以改善这样的状况呢?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主客观的影响来实现。诸如,主观上教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理念的应用等。在客观上,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状况,改变以往座位的固定模式。
3. 讨论式教学活动形式的安排
在实际课堂上,讨论式教学法展开不当会出现各种问题,有的是课堂秩序差;有的课堂成了个别同学展示自我的舞台;还有的是讨论很激烈,但问题讨论仅仅停留在事物表面。因而,教师要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
(二)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中展开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老师们都在积极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然而是实际课堂的运用上海存在一些误区。因此,在运用讨论式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题的把握问题
选题不能随意、漫无目的,必须要有针对性,面向全体学生。那怎样做好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精心准备。首先讨论议题应来源于教材重难点,不能出现“伪讨论”的情况;其次讨论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处,疑问点;最后讨论题的设计应面向全体学生,把握好课题的难易程度,充分考虑生生间的差距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2. 过程的引导问题
在讨论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有技巧性的引导学生,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围绕一个课题的讨论时,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可能会出现有些学生的观点有些偏激,这时教师就不能直接压制学生,否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应该委婉引导;有时学生一个问题无法讨论下去时,教师这时就得根据情况,巧妙的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讨论;当然,也在课堂上,学生也难免会针对一个问题激烈争辩,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停止讨论,让学生保留自己的见解,在课后去查阅更多资料来获得真理也是可以的。
3. 时间的把控问题
关于课堂讨论时间的把握问题,不是固定的。但是在展开课堂讨论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也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否则,几分钟的时间学生是无法进入深层次的讨论,这样的讨论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Jspxedu.cn.   

GMT+8, 2024-11-24 20:32 , Processed in 0.01641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